川西|骑行汝湖乡村

川西|骑行汝湖乡村

文章图片

川西|骑行汝湖乡村

文章图片

川西|骑行汝湖乡村

骑行汝湖乡村
作者 XCS 字数 1927
这次要去的横山头村 , 可以说是继上次去的上围、房村、围仔村的延伸 。
扭来扭去的东江 , 宛若一条飘带 。 东江两岸 , 尽是肥田沃野 , 以及数不尽的人家 。 本想更而北上到沐村 , 因时间关系 , 也就只在横山头村转了转看了看 , 至于三峡移民村一带而过 。

蕃石榴
东江边的乡村 , 风貌几近相似 。 有一个村部 , 有一条现代的公路 。 有老屋 , 而新居另建在公路两旁 。 有池塘 , 有学校 。 有稻田菜园 。 在广袤的平原地块 , 或栽植果木 , 或种植玉米蔬菜 , 小楼座落其间 。 所处地理环境塑造了乡村的一般模样 。
对于横山头村 , 并无特别之处 。 老房子显得更老 , 仍有人居住 , 貌似跟八九十年代的农村无大差别 。 但新规划的马路两旁 , 一栋栋漂亮的小楼 , 小车开进整洁的院落 , 祥和富足 , 又是现代气象 。
大片平地 , 纵横交错 。 青青的稻田 , 有的已经在抽穗扬花了 , 貌似第一次这么近这么认真的看水稻的花儿 。 轻轻一碰 , 花粉如雾腾起 。 路边水渠水泵 , 引抽灌溉便利 。
玉米有的已经成熟 , 棒头胡须变黑 。 有点青丝一绺 , 有的还没有扬花 , 有的青禾才几寸高 。 我因此感到这里的玉米是一年四季都有的 。 黄豆也成熟了 , 芝麻也成熟了 , 花生也快收获了 。 还有红薯 , 甘蔗 , 香蕉 , 这些是九月间常见的作物 。

小菜青青
在来的路上 , 金龙大道一侧 , 种草莓的地块整饬好 , 一垅垅长条块 , 一根草也没有 , 想必是必须这样准备 , 经阳光晒 , 除菌杀虫 。 草莓开花 , 结出果实 , 是又好看又好吃的 。 但是 , 只有种的人知道其中的辛苦 。 你看 , 九月就在开始作准备哩 。
要说横山头村的一个特点 , 就是有大片的蕃石榴 。 还有在开花 , 花白色 , 似茶花 。 可惜 , 对蕃石榴不感冒 , 口感渣而木 , 没甚汁水 。 微甜 , 有淡香 。
前两日 , 一朋友文中写到用红薯做早餐 , 红而粉 , 勾起我的胃蕾和回忆 , 便打趣说 , 下次骑行乡村看见玉米红薯之类借点来 。 其实 , 这个想法始缘于小刘 。 小刘在一次骑行展示他在乡村路边借来的一大挂青香蕉 。 说真 , 我多次骑行到乡村 , 近距离接触这些东西 , 从来没有动过歪主意 。 当然 , 也是我的老实 , 但根本上是思想受传统规范的教化 , 不越雷池一步 。 实际上 , 人的本性并非这样 。 人 , 都是想做自己的 。 自己是怎样的呢?那便是自然的本性 。 像今天掰路边人家的玉米 , 除了有一丝不安羞耻 , 并无责备 , 反而有种获得的满足感 。 正是 ,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 , 能算偷么?”哈哈 。

玉米
这是在离开横山头村 , 到了三峡移民村后的事 。 说是三峡移民村 , 其实就是两排七八层高的房子 , 看上去蛮新 , 装修好不久的样子 。 沿着乡道 , 又骑了两里去 , 已是很僻静的乡野了 。 远近散落几处房子 , 路边有一大块玉米 , 再没有犹豫 , 来到地边掰了两根就走 。 然后从这里开始返回 , 导航把我引进一处山林中 。 先经过一户人家 , 上面有一个湖塘 , 清水平静 , 竟然养了许多鸭子 , 成千上万只 , 全一色白点 , 嘎嘎叫连一片 。 山路在湖塘左岸 , 有车碾过的痕迹 。 见地上有菠螺 , 即松树上的果子 , 抬头一看 , 身左侧的山坡上一棵棵松树插向天空 , 高且直 , 在惠城松树并不多见 , 这景象似乎只有家乡才见得到 。 过了湖塘 , 向左穿过山坳 , 出坳口有一处房子 , 骑在车上没有大看 , 只听狗叫得厉害 , 叫声越来越近 , 不止一只 , 不好 , 狗撵过来了 。 我亦不敢回头看 , 怕对视引发狗的恶意 , 真个来咬我 。 我硬着心肠 , 一边念菩萨一边顾自踩单车往前骑行 , 判断那狗声动静就在后脚跟 , 一跳起就能咬着 。 正担心恐怕 , 好容易骑行了十来米远后 , 狗声停了 , 才敢回头 , 只见两只花白的不大的狗站在路中 , 望着我欲回转身 。 啊 , 真是有惊无险 。 也是把高德佩服 , 这样的路也能识辨导出来 。 并不长的一段山路 , 因没有修硬 , 成荒林的模样 。 待拐出来上了广仍大路 , 才尽管放心骑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