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审员在法庭上宣读现场勘验结果:3岁的郑国庆被砍7刀 , 当场死亡!8个月的郑月妹被砍2刀 , 当场死亡!王春燕被砍29刀 , 在送医院途中死亡!
法庭中 , 人们呼吸急促 , 心中如压警石 , 都被这起惨案所震惊 。
刘雪琴杀人后 , 知道自己罪大恶极 , 难免一死 , 便跑回家 , 换下衣服、找来纸笔 , 写了一封遗书 。 为了全面了解刘雪琴作孽的心理状态 , 谨将遗书附于此:
我实在可气 , 郑金银的妹妹骂我不会给老公打 。 我是为了供销社的1800元 , 不然早就去死了 。
王春燕这女人真不是人 , 自己做姨子 , 还要叫婆婆、姑姑来骂我 , 想想真可气!
写给元深:你经常骂我 , 说我败坏那姨子 , 故意骂我 。 我气 , 她们骂我更气 。 承东不讲一句 。 我总有一天要给她们打死 。
刘雪琴心胸狭窄 , 由无端的猜疑积蓄成的嫉恨到底有多深 , 从这封遗书中也可以窥豹一斑!
此后 , 刘雪琴曾两度服毒 , 以图逃脱法律的制裁 , 但均未遂 , 她终于被押上了审判台 。
法庭经过调查 , 辩论和被告人的最后陈述 , 合议庭合议后 , 审判长当庭进行了宣判:
……被告人刘雪琴目无国法 , 行凶杀死王春燕母子三人 , 手段极端残忍 , 情节极其恶劣 , 罪行特别严重 , 民愤极大 , 已构成故意杀人罪 ,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二条、第五十三条第一款之规定 , 判决如下:判处刘雪琴死刑 , 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
刘雪琴不服建阳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 , 坚持以王春燕确有挑拨和气愤杀人为由 , 向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 要求从宽处理 。
1992年9月4日 ,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了驳回刘雪琴上诉 , 维持一审判决的裁定 。
1992年9月6日 ,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签署了对刘雪琴执行死刑的命令 。
1992年9月15日 , 清晨 。 浦城县看守所 。
刘雪琴意识到自己的末日已到 , 她面色苍白 , 一双无神的眼睛 , 泛着空虚的青光 。 她拖着距册的步履 , 缓缓走出号子 。
审判长在验明正身后 , 问她有无遗言、信札 。 刘雪琴凝思了一下说:“我交代他(指丈夫)两个小孩要送去读书 , 听党的话 , ……”
此刻 , 在即将受到法律最严厉制裁的时刻 , 她尝到了由愚昧结出的猜疑这枚苦果 , 并悟出了要读书、要听党的话这个真理 。 但是眼前的一切对她来说已经太迟了 。 她年仅30岁 , 就为自己的愚昧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 在这个世界里 , 为了愚昧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许多家庭的不幸事件在最初发生的时候 , 往往只是一点微细的裂痕而已 。 你若种下猜疑的种子 , 结出来的果子很会使你难受 。
墙根曾经写过一篇名叫《论猜疑》的文章 , 里面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猜疑确是应当制节 , 或者至少也应当节制的 , 因为这种心理使人精神迷糊 , 疏远朋友 , 而且也扰乱事务 , 使之不能顺利有恒 。 ”培根对猜疑的坏处 , 可谓剖析得入木三分了 。
作为丈夫 , 倘若自己的妻子是个猜疑心比较重的人 , 怎样沟通情感呢?
一是做到真诚、坦率、开诚布公 。 在很多情况下 , 猜疑是因误会引起的 。 这就需要你及时、耐心地向对方解释说明 , 敞开自己的心灵 。
二是加强信任感 。 夫妻相互信任需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是彼此经常交流思想 , 第二是彼此的人品心中有数 ,
三是凡事不要对妻子隐瞒 。 一旦妻子发觉你经常瞒着她做事 , 对你的猜疑就会越加严重 。 也许你会碰到这样的难题:你将许多事告诉妻子后 , 反而增加她对你的盘问 , 不过你要沉住气 , 从长远看 , 随着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加深 , 猜疑一定会逐渐消失的 。
四是开阔胸襟 。 古人说:“处已不妨真面目 , 待人总要大肚皮 。 ”男子汉理应气量大一些 , 妻子猜疑你 , 你若豁达大度 , 耐心开导 , 待她明白事情真相后 , 会感到内疚 , 从而摒弃猜疑心理 。
总之 , 猜疑 , 能毁灭一切美好 。
推荐阅读
- 活到156岁才可交配,因为太懒为了吃饱饭,它们献祭了自己眼睛
- ?张衡的地动仪为何会从教材中删除?专家:房梁下吊块肉都比它强!
- 四夸克还是三角奇点,科学家是如何区分的?答案在这里
- 外貌也是其个体吸引异性的重要特征?
- 黑洞竟然还会“睡觉”?科学家在银河系外发现一颗休眠的黑洞!
- 科学家发现太阳系中“消失行星”的证据
- 解读事物的本质,你我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
- 细思极恐!科学家改造蚊子不会传播疟疾 人控制蚊子美国做法最坏
- 中微子为啥叫“幽灵粒子”?时至今日,科学家依旧对它不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