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禹门口,黄河怒吼的地方,它有什么特殊之处?

山西省|禹门口,黄河怒吼的地方,它有什么特殊之处?

文章图片

山西省|禹门口,黄河怒吼的地方,它有什么特殊之处?

文章图片

山西省|禹门口,黄河怒吼的地方,它有什么特殊之处?

文章图片

山西省|禹门口,黄河怒吼的地方,它有什么特殊之处?

在歌曲《保卫黄河》中有这样一句歌词:“风在吼 , 马在叫 , 黄河在咆哮 , 黄河在咆哮 , 河西山冈万丈高!”相信大家对于这首歌曲都是非常熟悉的 , 很多人都以为歌曲中所谓的“黄河在咆哮”只是一句“形容词” , 毕竟见过黄河的人有很多 , 但是真正听过黄河咆哮之声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 实际上 , 黄河是真的可以发出如雷鸣般的咆哮之声 。 黄河全长5464公里 , 绝大部分的流域都是比较“安静”的 , 但是在禹门口这个地方 , 黄河却发出了一声又一声的怒吼 , 正所谓“禹门三级浪 , 平地一声雷!”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呢?

禹门口 , 又名龙门 , 位于山西省河津市西北 , 是黄河在“晋陕大峡谷”的南端出口 , 神话传说中的鲤鱼跃龙门就是说的这里 , 鲤鱼游到这里后唯有奋力一跃才有机会进入新的天地 。 该大峡谷是黄河干流上最长的一道连续峡谷 , 它将山西和陕西一分为二 , 所以也被称之为“晋陕大峡谷” 。 峡谷北起内蒙古自治区的托克托 , 经过陕西省河曲县后向南急转弯 , 然后一路穿过山西保德和陕西府谷 , 向南一直延伸到山西河津的禹门口 。 沿线共经过27个县市 , 面积达到了夸张的11.16万平方公里 , 长度也达到了725公里 。 由此来看 , 晋陕大峡谷 , 无论是面积还是长度都是非常庞大的 。

除此之外 , 晋陕大峡谷的落差也非常大 。 在内蒙古的托克托 , 峡谷的谷底高程超过了1000米 , 但是到达禹门口的时候 , 谷底高程竟降到了400米以下 。 如此巨大的落差 , 注定了峡谷内的黄河流速将会非常湍急 。 除此之外 , 晋陕大峡谷还有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 。 黄河河水奔涌出青藏高原之后 , 翻山越岭 , 历经九曲十八弯一路到达阴山以南的河套平原 。 此时的黄河河水是东西走向的 , 但是在晋陕大峡谷里 , 黄河河水却突然来了一个急转弯 , 由东西走向急转为南北走向 , 随后黄河河水便直接切进了黄土高原之中 。

经常开车的朋友 , 对于这种急转弯都是深有体会的 。 遇到此类急转弯的时候 , 我们一定会踩刹车 , 将车速减慢 , 以此来安全地进行车辆急转 。 但黄河是不会刹车的 , 奔涌而下的黄河水会在此处形成更加强大的冲击力 , 随后以极强的冲击力冲进黄土高原 , 裹挟着大量泥沙奔流而去 。 对于这种自然现象有8个字来形容:深涧腾蛟 , 浊浪排空!所以说 , 禹门口上游的黄河水流是非常湍急的 , 但是想让黄河在禹门口发出咆哮 , 仅仅是河水湍急还不够 。
【山西省|禹门口,黄河怒吼的地方,它有什么特殊之处?】
整个黄河晋陕大峡谷 , 河床宽度为200-400米 , 在悬崖绝壁的限制下 , 河水虽然汹涌 , 但是却较为“安静” 。 但是当河水到达禹门口不远处的壶口瀑布时宽度仅剩下了30-50米 ,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就好比说一个三角形 , 从内蒙古托克托开始 , 黄河河面非常宽阔 , 但是越接近禹门口 , 河道越窄 , 河流的奔涌速度也开始直线上升 , 作为黄河晋陕大峡谷的出口 , 禹门口则成为了黄河水的喷发口!奔腾的黄河受到峡谷两岸的悬崖峭壁的束缚已久 , 在流出禹门口的那一刻 , 黄河早已是勃然大怒 , 以雷霆万钧之势 , 横冲直撞在河床之上 。

然而仅仅是一道河床 , 根本无法平息黄河的怒火 。 所以黄河发出了一次又一次的咆哮 , 一次又一次地冲撞在悬崖峭壁上 , 然后缓缓地流向东方 。 也正是因此 , 才有了“禹门三级浪 , 平地一声雷”的说法 。 根据专家们的水量监测显示 , 禹门口的黄河河水最大流量为每秒21800立方米 。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三峡大坝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 当它开启11个泄洪孔洞后 , 其泄洪量能够达到49200立方米每秒 , 此时三峡大坝所带来的声势是无比壮观的 。 然而一个狭窄的禹门口 , 其最大排水量竟然接近了三峡大坝泄洪量的一半 , 实在是让人有些匪夷所思 。

禹门口作为黄河千百年来的奇观 , 一直受到无数文人墨客的追捧 , 就连诗仙李白也曾经跑来观看 , 并且写下诗句:“黄河西来决昆仑 , 咆哮万里触龙门!”古代的百姓们也被禹门口的磅礴气势以及黄河的咆哮之声所深深震撼 , 于是百姓在禹门口东岸不远处修建了一座大禹庙 。 这座庙相传是汉代建设 , 在唐代、元代、明代、清代历经无数次的修复后 , 殿内供奉着的大禹塑像才得以始终保持着衣冠整洁 , 栩栩如生的神态 。 但令人惋惜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 , 这座传承了2000多年的庙宇毁于日军之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