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销不足2000台,林肯Z登月碰瓷BBA( 二 )


同样的 , 与林肯MKZ颇为相像的外观 , 虽然能够提供林肯Z一定的辨识度与豪华感 , 但对比同平台的福特蒙迪欧 , 林肯Z对年轻化颜值的理解不够深入 。

割裂感严重 , 是林肯Z在打造年轻化定位时颇为明显的问题 。
既不愿放弃豪华 , 又营造不出年轻气息;既着眼于科技感智能化 , 又浮于表面 。
老牌豪门们在转型时通常都会左右为难 , 能不能、敢不敢抛弃“豪华品牌”的枷锁 , 放下身段了解年轻消费者的真正偏好 , 决定了豪华品牌能否真正打入年轻消费市场 。
林肯Z没有BBA的命 , 却得了BBA的病 。
幸运的是遇到了毛京波 , 不幸的是只有一位毛京波
汽车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男性群体绑定 , 车企领导者中也鲜见女性 。
毛京波能在一众男性领导者中杀出重围 , 并且在福特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安宁回归后调整各板块负责人时 , 成为唯一一个负责领域没有变化的高管 , 其个人决策力和执行力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

2018年7月以前 , 林肯要比如今更加缺乏存在感;2018年7月 , 毛京波加入林肯 , 这位曾经在市场营销领域打拼20余年、曾在奔驰任职过的能力者 , 利用“林肯之道” , 让林肯在华销量拥有了肉眼可见的起死回生 。
2018年 , 林肯在华销量累计达到55315辆 , 仅第四季度销量就有15699辆 。
毛京波善于运营、长于营销 , 在“林肯之道”推广初期 , 林肯的4S门店上有着众多上流社会人士于林肯的合影 。 香车配美女 , 豪车配显贵 , “林肯之道”得以成功 , 无疑在于营销重点与品牌形象实现了深度契合 。

而现在 , 时代变了 , 汽车市场消费主力正在逐渐被年轻消费者和女性群体占据 , 毛京波作为女性领导者 , 本应拥有对女性消费群体的洞察力 , 让“林肯之道”之后的“她之道”再续辉煌 。
成功需要的不只是优秀的领导者 , 而是优秀领导者带领下的优秀团队 。
一人难有回天之力 , “她之道”中便已暴露出毛京波的失策——营销方向与品牌和产品割裂 。
毛京波将林肯营销为女性座驾 , 可林肯的系列车型不能说和女性关系不大 , 只能说是毫无关联;
毛京波将林肯Z营销为年轻人的豪华中型车 , 可林肯原有的消费群体压根不在乎年不年轻时不时尚 , 年轻消费者则更为偏爱性价比更强的福特蒙迪欧 。

事实上 , 林肯在“她之道”和“年轻之道”中 , 面临着两头不讨好的窘境 。 品牌既损失了原有的定位与形象 , 也没能抓住新目标用户的心 。
毛京波经验丰富 , 也懂得产品年轻化是大势所趋 , 唯独忘了:年轻化还需要营销的年轻化 。
换言之 , 就营销而言 , 经验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反而代表了因循守旧 。
让“林肯之道”大获成功的营销经验 , 在“年轻之道”中并不适用 。

写在最后
林肯Z作为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特供车” , 从产品硬实力来看 , 确无硬伤 。
4982mm的车长、2930mm的轴距 , 包括整体动力总成 , 都是值得打80分的 。
但冒然年轻化 , 让林肯Z因为种种不够年轻化的四不像配置 , 拖了基本优势的后腿 。
众人拾柴火焰高 , 集思广益 , 引入深谙年轻化营销的人才 , 是毛京波需要做的 。 技术底蕴、领导者的执行力只是品牌实力的一方面 , 另一方面则是关于当下市场的应对能力 。
月销量不足2000台的林肯Z , 如果不能令林肯和毛京波正确反思 , 那么品牌与BBA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
(图片来自网络 , 侵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