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的关键认识( 二 )


三、新赛道是元宇宙率先的爆发领域
数字经济领域新赛道是新经济条件下跨界属性鲜明、投资机构关注、有爆发式增长潜力和海量市场前景的新业态 , 是元宇宙率先爆发领域 。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 以及区块链技术、全新影像技术、实时渲染等技术叠加形成突破背景下 , 元宇宙新赛道呈现新技术、新场景、新资产三新态势 , 新技术方面 , 包括虚拟现实、人工智能、GPU(视觉处理芯片)、物联网、区块链/NFT等;新场景方面 , 包括沉浸式演唱会、体验式教育、全时体育赛事、仿真工厂、虚拟土地等;新资产方面 , 大量动漫人物、艺术作品、各类IP等数字资产创生 , 数字资产将成为世界资产和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国内外19家科技巨头元宇宙细分赛道布局中 , VR/AR设备、引擎/开发平台、游戏、虚拟社交细分赛道是元宇宙率先爆发的四大赛道 。

表2-1:国内外19家科技巨头元宇宙细分赛道布局
四、新物种企业是元宇宙的第一批开拓者
新物种企业有很大部分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创造者 , 是元宇宙的第一批开拓者 。 互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正在逐渐渗透各个行业、各个场景 , 新技术催生新产业分工 , 新产业分工催生新组织形态 , 数字新物种企业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 。 第一资源流动性强 。 数字化的技术打破了组织的边界 , 使得企业的内外资源、线上线下资源可以顺畅地流动 。 企业可以联动内部自身资源、外部专家、协会资源等 , 调动一切线上线下产业资源 。 第二用户经营为重 。 在元宇宙的时代里面 , 每一个新物种企业都可以通过数字工具获得消费者精准画像 , 消费者的需求可以更高效、直接的传递给生产者 , 倒逼新物种企业必须成为用户经营者 , 基于用户动态变化的需求组织供应链 , 而不是单纯地想着怎么把现有的产品卖出去 。 第三平台化组织为优 。 企业为了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灵活多变的客户群体、员工日益增长的自我管理需要 , 必须将原有的科层制组织转变为开放、灵活、扁平化的平台型组织 , 才能更好的完成新产品的快速迭代 , 留住并扩展更多的用户群体 。 第四数据驱动为要 。 元宇宙新物种企业的核心能力就是数据挖掘、处理、利用能力 。 在充分利用数据掌握客户画像的前提下 , 企业可以自动挖掘、预测客户的消费需求 , 生成更为科学的决策指导建议 , 驱动新产品研发、商业模式创新等 。
五、元宇宙需要多方探索新治理
作为新兴事物 , 元宇宙在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的同时 , 也存在着技术进程、行为约束、数字资产监管、隐私安全等方面的风险 。 一是技术进程、内容不可期 , 现阶段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及边缘计算在内的网络基建及算力架构需追赶高阶应用的步伐以满足创作者对内容生态的需求 。 二是去中心化下的行为约束 , 元宇宙的社会治理结构由传统的中心组织与监管机构向去中心组织加智能合约转变 , 围绕数据、算法构建起来的高自由度高开放度的社会关系将面临立法与执法双重挑战 。 三是数字资产监管 , 基于区块链、NFT等数字资产的经济体系易出现如洗钱、跨境资产非法转移等数字货币风险 , 协调其与中国金融监管政策 , 推动数字资产监督管理是未来的重要命题 。 四是隐私安全 , 对于元宇宙个体隐私数据的收集、储存与管理、确权和追责问题仍需要完善相关法制框架 。 因此 , 元宇宙的出现 , 倒推多方创新治理模式 , 探索新治理路径 。
多方治理要求企业、政府和个人多个社会主体共同参与 。 政府应主导开展审慎而包容的元宇宙监管 。 政府宜采用规划、投资、法律规范等多种方式规范元宇宙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场景应用 , 以增加公共利益、防范社会风险 , 同时主动开展元宇宙监管 , 引导和鼓励资本与技术积极参与元宇宙的长期发展 。 企业应积极加强元宇宙场景准入规则与合规审查 。 数字企业应当在政府的监管和引导下 , 强化对场景准入规则、算法设计、隐私保护机制等的全面前置审查 , 以及场景运营过程中的动态合规审查 , 开展以风险控制为目标的回应性治理 。 个人应明确个人实体责任和信用机制 。 形成快而准的治理问责链条 , 加快推进本体责任的司法监管 , 将虚拟的不当行为落实于个人实体责任和信用机制 。
【元宇宙的关键认识】本文节选自长城战略咨询企业研究报告总第375期《元宇宙-数字经济的新愿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