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地球最干净的地方已有微塑料污染,发明者的初衷却是保护地球】

文章图片

今天热搜上的一条词条让人心头一颤
科研人员从南极洲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沿线的不同地点采集了19个雪样本 , 在每个样本中都发现了微塑料 , 这可能意味着塑料污染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加速 , 即便是被科研人员称为地球上“最干净”的地方——南极洲也无法幸免 。
曾几何时 , 带给人类极大便利的塑料袋 , 成了最令人头疼的污染 。
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 , 最早的时候 , 塑料袋的发明人发明塑料袋的初衷 , 恰恰是为了保护地球 。
在塑料袋被发明出来之前 , 人们购物多用纸袋 。 而用纸袋 , 就需要伐树 , 发明人认为这很不环保 。 相比之下 , 塑胶袋更加坚固 , 还能重复使用 , 是能够替代纸袋的好选择 。 事实也的确如发明人料想的那样 , 塑料袋一经问世 , 就因为方便结实迅速取代了纸袋的地位 。 1979年时 , 塑料袋在欧洲袋装市场占80%的份额 。 1982年时 , 美国最大的两家连锁超市Safeway和Kroger也改用塑料袋 。 到2000年左右 , 塑料袋在全世界大获全胜 , 几乎完全取代了纸袋 。
联合国猜想 , 目前塑料袋的年产量约为1兆个 。
到2050年 ,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数量就要比鱼还要多了 。 意识到塑料袋对地球生态系统的严重危害 , 包括中国在内的20余个国家都施行了限塑令 。
而一场关于塑料袋的改革也在悄然进行着 。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崔跃飞用15年的时间 , 前后试验500种原料 , 终于发明出了\"遇水即溶\"塑料袋 。
目前 , 他申请的专利有50多个 , 是学校里名副其实的“专利”教授 。 就这次塑料袋的发明 , 就有36个专利 , 形成了一个专利池 。
截至2021年 , 全球范围内提交的涉及可降解塑料领域的专利申请共计8.6874万件 , 其中 , 在华申请共计7253件 , 占比8.37% 。
中国科学院早在1993年就已经开展对可降解塑料的研究 , 近十年平均每年申请量都在15件左右 。 中国科学院下属的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是研究可降解塑料并进行专利申请的主力军 , 迄今为止一共申请了71件专利;其次是微生物研究所和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专利申请的数量均为18件 。
推荐阅读
- 技不如人?祝融号在火星进入6个月冬眠期,为何NASA毅力号不用
- 梦境理论的“说三道四”
- NASA:毅力号火星车在寻找古代火星生命迹象的工作中取得显着进展
- 两年过去了,你还记得这个小“火”子吗?
- 首次采样!毅力号火星车做到了,这次是罕见的粉化岩石
- 在寒冷的冬季,首架火星直升机完成了第30次飞行,飞行距离仅2米
- 每小时40米,比乌龟还慢,为啥火星探测车不能开快点?
- 美国毅力号和好奇号火星车在探索,为何我国祝融号却在“睡觉”?
- 好奇号在火星超预期运行10年,传回细节照片:车轮早已破烂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