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脚步丈量社区
1972年出生的梁爱珍 , 干了20多年社区民警 。 挺拔的身姿、坚定的眼神 , 乍一看 , 不像是到了知天命年龄的人 , 身体里似乎总是蕴含着大大的能量 。
2011年 , 刚接管小东流社区时 , 那里还是典型的城中村 , 流动人口众多 , “九小场所”密集 , 治安形势复杂 。 时年39岁的梁爱珍 , 一头扎进小东流社区 , 开始了与这个社区的不解之缘 。
“要做好社区工作 , 就得挨家挨户走 。 ”这是梁爱珍担任社区民警22年的心得体会 。 从白天到黑夜 , 从周一到周末 , 她严格按照社区管理“精、细、实、准”管理要求 , 对辖区所有重点场所全面检查摸底 , 分门别类 , 建立台账 。 几个月下来 , 梁爱珍终于做到了辖区人员“情况清、底数明” , 为警务工作的扎实开展夯实了重要基础 。
今年5月 , 公安尖草坪分局开展“反诈强基础 , 入户创平安”专项行动 。 梁爱珍坚持用“笨办法” , 下苦功夫 , 利用自己的午间、晚间和节假日时间工作 , 在入户走访的同时 , 积极宣传反诈知识 , 把民生警务的温暖送至千家万户 , 提升辖区居民的反诈意识 。
经过一个月的扎实工作 , 小东流社区电诈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22.2% , 群众财损金额同比下降24.95% 。
社区管理“耳聪目明”
50岁的梁爱珍 , 风风火火的性格 , 笑言自己“像个男人一样” 。 回想自己的从警初心 , 她坦言 , 自己有个“刑警梦” , 喜欢抓坏人 。 当了社区民警以后 , 每天最多的还是和群众打交道 , 基本上是以服务群众为宗旨 。
在社区干久了 , 很多居民也渐渐成了梁爱珍的“千里眼”“顺风耳” , 社区里有什么线索 , 都会第一时间告诉她 。 就这样 , 她在线索摸排中开始接触案件 , 也处理了不少违法犯罪嫌疑人 。 此外 , 她还组织各类社会组织、社区干部、群防群治力量等积极参与社区平安创建 , 实现了社区管理的“耳聪目明” , 在案件侦办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2011年以来 , 她通过社会力量获得案件线索21条 , 破获盗窃、“黄赌毒”等案件18起 , 协助办案队抓获“黄赌毒”人员40余人 。
化身“追逃能手”
2012年的一次培训会 , 让梁爱珍无意间掌握了“追逃”密码 。 经过几次实践 , 结合社区管理工作 , 梁爱珍摸索出一套自己的“追逃”秘籍 , 也由此开始了她的“追逃”之路 。
“工作认真细致 , 善于抽丝剥茧 , 有线索就一追到底 。 ”新城派出所所长陈景荣这样评价梁爱珍 。
今年5月中旬 , 梁爱珍在梳理小区户籍人口时发现 , 一名涉嫌诈骗的在逃人员苏某的户籍地址就在其片区 。 她立刻入户走访 。 原来 , 苏某已离婚 , 房子里住的是其前妻 。 前妻说 , 已多年不和苏某联系 。 梁爱珍不放弃 , 继续走访调查 , 最终掌握了苏某的行踪并将其成功抓获 。
6月3日 , 恰逢端午节 , 梁爱珍在一家宾馆检查时发现一条登记不完整的住宿信息 , 立即根据这一线索调查走访 。 结果发现 , 这条信息涉及的人员高某正是一名涉嫌诈骗罪的在逃人员 。 最终 , 梁爱珍和同事将高某抓获 。
只有快速出击 , 才能抓到逃犯 。 6月下旬 , 针对辖区已经返回吕梁方山老家的诈骗案在逃人员王某 , 梁爱珍一得到线索 , 便立即赶往方山县 , 并争取到当地乡镇卫生院的支持 , 在核酸检测现场将王某抓获 。 被抓时 , 王某很惊讶 , “怎么太原民警这么快就能赶过来?”
时至今日 , 梁爱珍仍清晰地记得 , 在她警校毕业时的留言册上 , 写着这样一句话:“下辈子还当警察 。 ”在她看来 , 不论是抓逃犯还是下社区 , 都是在履行警察使命 , 捍卫一方平安 。
【2022山西公安“最美基层民警”梁爱珍:社区民警的“平安梦”】记者 杨 沫 文/摄 太原日报
推荐阅读
- 默多克家佣人透露:英国前首相进了邓文迪的卧室,并关上了门
- 情侣/夫妻外出住酒店,为啥不建议选大床房?
- 纪实:女子为和闺蜜玩耍,留一岁儿子单独在宾馆,回来后泣不成声
- 农夫的牛,舌头被偷割,包拯:把牛杀了肉卖掉,小偷会自首
- 湖人新闻:3换1方案,马刺有意接收威少!平替版特纳完美适配詹眉
- “绝命毒师”辛吉飞宣布注销账号,引发热议,网友终究输给资本
- 盘点最大的海洋生物
- 15岁少女为救人牺牲,20年后,获救之人被判死刑,行刑前提一要求
- 北电导演的“恶”,撕开了娱乐圈的“遮羞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