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最好的防守 , 就是进攻 。
二十一世纪的某一天 , 两位天文学家发现 , 一颗喜马拉雅大小的彗星即将在 6 个月后撞击地球 , 带来的能量相当于十亿颗原子弹 , 不采取行动 , 地球将毁灭 。
他们先后把这一消息告诉 NASA、美国总统、再通过电视新闻告诉大众 。
可惜 , 没有人重视 。
总统关注自己的选举、大众把这个消息当作一次有趣的头条 。 于是「不抬头看天」的地球迎来了毁灭 。
这个去年底上线 Netflix 的讽刺喜剧《不要抬头》(Don't Look Up) , 虽然故事纯属虚构 , 但一个细节倒是符合现实——两位天文学家被 NASA 局长移交给「行星防御」办公室的主管 , 由主管领着连夜见总统 。
在现实中 , NASA 确实设立了一个类似部门 , 名字差不多:「行星防御协调办公室」(Planetary Defense Coordination Office) 。 这个办公室的主要任务 , 就是睁大眼睛寻找有潜在威胁的近地天体 , 发出警告 , 并设计预防方案 。 所以 , 如果真的有电影里喜马拉雅山那么大的彗星威胁地球 , 应该是这个部门先发现 , 轮不到两个普通的天文学家 。
就在今天 , 北京时间 2022 年 9 月 27 日 , 这个办公室刚刚执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 , 小行星防御演习——用一颗人造卫星撞击小行星来改变其轨道 。
这次撞击任务 , 是双小行星改道测试(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行动的一部分 。 被派往太空执行任务的卫星就叫做 DART 。 Dart , 在英文中也是飞镖的意思 。 它也可能是至今最昂贵的一枚「飞镖」 。
DART路线图和双星系统示意图|来源:NASA
漫长奔赴 , 迎面相撞 美国当地时间 9 月 26 日晚上 7 点多 , 「最后一击」前的 2 分钟 , 马达熄灭 。 在此之前 , 它以每秒约 6.6 千米的速度奔赴目标 。
此时 DART 卫星已经锁定了小行星 Dimorphos , 越来越近 , 只差最后一击 。 这次撞击之前 , 它已经飞行了 10 个月之久 。 2021 年 11 月 , 这颗卫星被一枚猎鹰 9 号送入太空 。
DART 卫星这次飞行的目标 , 是距离地球之外 1100 万公里的双星系统 Didymos (希腊语的双胞胎) 。
这个双星系统里有一大一小两颗小行星 , 大的直径 780 米 , 小的直径 160 米 。 这颗弟弟小行星是另一颗哥哥小行星的卫星 , 它绕着双星系统中较大的那颗 , 每转一圈所用的时间是 11 小时 55 分钟 。 这颗名字为 Dimorphos 的小行星 , 是 DART 卫星奔赴的最终目标 。
在执行撞击任务的 26 日下午 3 点 , 卫星接收到最后一次来自地球的航向修正信息后 , DART 就进入了自动导航模式——自主导航也是在这次任务测试的技术之一 。 科研团队为卫星配置了一个光学导航系统 。 在撞击前一个小时 , 这个导航系统引导卫星 DART 锁定双星系统中的弟弟 。
在最后的几分钟里 , 卫星上的照相机向地球传回的照片 , 记录下卫星视角的「奔赴」:
撞击前2.5分钟 , 这也是最后一次双星系统出现在视角里 。 距离目标 570 公里 。
撞击前11秒 , 距离目标 68 公里 。
撞击前传来的最后一张完整图片 , 距离目标 12 公里 。
在撞击前大约 1 秒 , 距离目标 1 公里 , 卫星顽强传回来最后一张照片 。
在图像传回地球的途中 , 卫星「亲吻」了目标 , 所以只传回了一小部分信息 。
晚上 7 点 14 分 , 在美国马里兰州的任务控制中心宣布 , 撞击任务成功 。
之所以选择这个双星系统作为实验对象 , 是因为它距离地球的距离适中 , 方便飞行器抵达 , 也方便各种天文望远镜观测 , 同时也足够安全 , 不至于对地球产生任何影响 。
而选择双星系统中较小的弟弟 , 不完全是因为「柿子先找软的捏」 , 也是因为撞击之后 , 通过观测它围绕哥哥运行的轨道变化 , 能够推算出这次撞击带来的影响 。
推荐阅读
- 中国的“小行星防御”计划,被美国抢先实现?还是和NASA有差距
- 开撞!人类航天器主动“进攻”小行星,迫使其改变公转轨道
- 完美的撞击!美国航空航天局 DART 宇宙飞船迎头撞上小行星
- 金星发现大量疑似金字塔遗址后,科学家:地球很可能只是金星的延续!
- 人类能否逃脱恐龙灭绝的宿命?就看9月27日这一撞了
- 发射成功,创造纪录!
- 目标:小行星!美国航天器成功撞击小行星!这下地球安全了!
- 鹦鹉螺号下潜1700多次,发现“黄砖之路”,仿佛通向神秘世界
- 人类一生之敌——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