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耗资3亿美元撞击小行星,是为拯救人类还是一场科技秀?( 二 )
NASA的航天器名为“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英文缩写DART , “飞镖”) , 总投资3.13亿美元 。 实际上“飞镖”的主要部分就是一个610公斤重的撞击器 , 撞击器上除了导航系统、通信系统、推进系统和一个照相机外没有其它科学设备 。 科学家通过计算后认为“飞镖”如果顺着“迪莫夫斯”的公转方向碰撞 , 可以使其公转周期加快10分钟 , 反之则变慢10分钟 。
与小行星相比 , DART微不足道
“迪莫夫斯”质量约50亿千克 , 它跟一座体育场差不多大;“飞镖”撞击器在碰撞前的质量仅500千克 , 1.8米见方 , 用它来撞击小行星很有点蚍蜉撼大树的感觉 。
然而只要撞击器飞行速度够快 , 它的动能就会很高 , 当这个动能传递给小行星时 , 还是可以稍稍改变小行星的飞行速度 。 NASA其实不需要花钱 , 仅通过计算就能能知道碰撞会产生什么结果 。
明知道结果的事情 , 明知道撞击不会改变小行星“65803”的飞行轨迹 , 为什么还要耗费巨资去做呢?
因为轨道计算的结果是科学 , 瞄准目标实施碰撞是技术 , 科学与技术相结合才是生产力 , 才是一国科技实力的体现 。
“飞镖”准确命中目标
“飞镖”从发射到撞击总共花了10个月的时间 , 撞击地点距离地球约1100万公里 , 实际上航天器飞行的距离远超于此 。 在“飞镖”从发射到飞行的整个过程中都伴随着精确遥测技术、轨道计算和飞行控制 , 但凡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微小疏失 , “飞镖”都不可能命中目标 。
“飞镖”(粉色)与小行星(绿色)飞行轨迹
考虑到远距离信号传输延时 , “飞镖”在飞行的最后4个小时里需要完全自主飞行 。 又因为轨道控制发动机启动会使长长的太阳翼振动 , 进而导致摄像画面模糊 , 因此碰撞前几分钟不能打开发动机做轨道修正 , 机会只有一次 , 航天器需要瞄得非常准才能正中靶心 。
那么NASA的“飞镖”撞击技术真的能够在未来拯救人类吗?
理论上讲 , 只要我们对近地天体发现得足够早 , 哪怕是对目标的速度或飞行角度有丝毫改变 , 都足以影响到它的运动轨迹 , 使之最终与地球擦身而过 。 从这个角度看 , 人类的任何一次尝试都具有重大意义 , 是值得肯定的 。
参考资料及图片来源:
SPACE.com:“nasa dart asteroid impact planetary defense success”
维基百科:奇克苏鲁伯陨石坑 , 近地天体 , (65803) Didymos , Dimorphos , 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
推荐阅读
- 中国的“小行星防御”计划,被美国抢先实现?还是和NASA有差距
- 30亿美元!历史上最大交易诞生!保罗是真牛逼啊!
- 完美的撞击!美国航空航天局 DART 宇宙飞船迎头撞上小行星
- 美国出现世界最大飞蛾,不但体型大,样子也吓人,实为我国蛇头蛾
- 美国男子持续5年每天到前妻坟前撒尿!
- 美国宇航局为什么进行小行星碰撞实验?
- 目标:小行星!美国航天器成功撞击小行星!这下地球安全了!
- 1989年男子被冤枉杀妻,耗资百万找人卧底,20年后揪出“死去”妻子
- 美国真登月了?不怪别人怀疑,月球车扬起月尘的高度,真不对
- 阿波罗飞船登月是假的?中国从美国赠送的1克月壤中,发现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