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梦里徽州:山限壤隔,民不染他俗。秋天,一定要去一次徽州( 二 )



从气势凌绝的齐云山 ,
到悠然平静的木梨硔 ,
从市井到田园 ,
从街头巷尾到粉墙黛瓦 。

徽派山 , 徽派水 , 徽派人家
徽州 , 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地名 ,
它成了一种文化符号 。
走进徽州 , 了解关于徽派文化 , 关于诗意 。
徽州的建筑 , 并存着艺术水平与精湛技术 ,
聚积着山灵水秀 , 融合着人与自然 。

徽州的雕刻 , 低调奢华 , 执着又温和 ,
在大地上刻出一片世外桃源 。

徽州的祠堂 , 留存着先人 , 封藏着历史
以沉默的方式丈量着宗族文化的厚重与悠久;
在徽州 , 回望过去 ,
推开虚掩的大门 , 看到凝固在时间中的水墨丹青 。

走进宏村 ,
了解关于汪氏 , 关于水 , 关于建筑 。
“何事就此卜邻居 , 花月南源画不及 。
浣汲未妨溪路远 , 家家门巷有清泉 。 ”
宏村 , 隐于沉沉的雾霭中 , 若隐若现 。
它轻盈 , 灵秀 。

汪氏 , 中原望族 , 南宋迁居 。
明永乐年间 , 遗训与风水结合 ,
引水至洼地 , 建起池塘;
引滩溪 , 凿圳绕村屋 。

“思弘祖业” , 山因水青 , 水因人活 。
那萦绕在村中的水 , 汇聚了灵气 。
月沼 , 南湖
水源引于后山之泉 , 泉水流经小巷 ,
滋润着过路人家 。

水墨清染 , 粉砖黛瓦上积起了薄薄的落叶 。
一不小心 , 就沾染了岁月的尘埃 。

徽州 , 已不再仅仅是一个地名 ,
它成了一种风景代表 。
走上齐云山巅 , 沿着永乐古道 ,
在月华天街入住一晚 ,
享受着难得的道教氛围 , 清净凉爽 。

当瑟瑟秋风 , 带着大片落叶 ,
隐在了晨曦中 ,
峰峦峭壁与深壑幽谷 ,
悠然潇洒地接受着秋天给它们的洗礼 。

走进木梨硔 , 关于云海 , 关于悬崖 。
从山脚下开始踏上木栈道 ,
800多个台阶 , 山林篁篁 。
在一头扎进这片山林之时 ,
热闹与纷扰就停留在了山外 。

穿过了林海 , 又进入云海 。
它 , 在山脊上生长 , 天空之城 , 浮于云端 。
靠山吃山 , 这儿有天然的美食
不知名却熟悉的草药 , 放养的山鸡入锅
无需过多的调料 , 只需一点盐 ,
清炖完就已鲜香四溢了 。

一代又一代的木梨硔人 ,
藏身在这同一片云间 。
他们的脚踏着升腾的云海与悬崖 ,
日出而作 , 日落而归
充盈着山上的平静的小日子 。

从云中的山间人家中醒来 ,
四四方方的窗外 , 半梦半醒之间 ,
是天然的白噪音 。
有对面山头吹来的风 ,
有楼下轻声细语的对话声 ,
有木窗咯吱咿呀声......

秋日 , 徽州一梦
徽州的秋景与文化 , 颜值与深度
√ 秋日的徽州
这个颜值与深度双双在线的梦寐之地 ,
实在太适合秋日的一次前往了 。
秋高气爽 , 晴晴朗朗 ,
走进一个用山与水与历史写就的诗之地 。

从几百年来遗存的摩崖石刻
了解徽州文化的过往 。

√ 徽州的山水村落
探访两个古村落 。
看保存完好的宏村 , 精巧的建筑;
去隐匿着的云岩湖 , 探索神奇;
到云上村落木梨硔 , 远离城市 。

曾几个夜晚 ,
看城市已经很久没有出现的 , 晴朗星空
是微微星光 ,
在与点灯的人家对话

曾几个夜晚 ,
山林漆黑 ,
天空却透着一种奇妙的暗蓝
透着碧光 , 令人迷醉

曾几个夜晚 ,
蒙茸边缘的黑色山脊 ,
像极宣纸的毛边 , 是参差的林梢 。

放下羁绊 , 掸去尘土
秋天是做梦最好的时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