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非凡十年·发布会丨黑龙江省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非凡十年·发布会丨黑龙江省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文章图片


【黑龙江|非凡十年·发布会丨黑龙江省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9月28日 , 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主办的黑龙江省“非凡十年”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在哈尔滨举行 。 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陈哲介绍了十年来文化和旅游赋能龙江振兴发展的有关情况 。


陈哲说 , 党的十八大以来 , 黑龙江省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 凝心聚力 , 真抓实干 , 全省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取得新进展、迈上新台阶 , 呈现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态势 。 特别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后 , 全省文化和旅游系统聚焦“文化振兴”“产业振兴” , 切实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 , 充分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和旅游为民、旅游带动作用 , 努力绘就黑龙江文旅新篇章 , 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 黑龙江好风景正在变为兴边富民的好光景 , 为推进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了文化和旅游力量 。
一是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 不断满足龙江人民文化新需求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 持续推进全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 , 构建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域覆盖、共建共享”的现代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体系 。 十年来 , 全省新建和改扩建文化场馆119个 , 打造数字文化服务点和数字文化驿站1752个 , 建设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8233个 , 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 。 今年 , 又争取中央彩票公益金1.38亿元 , 推进全省58个革命老区、857个行政村的文化广场、小舞台等乡村文化设施建设 。 深入实施文化惠民“蒲公英”计划 , 着力开展“送欢笑到基层”“乡村村晚”“广场舞展演”“冰天雪地美好生活”等系列群众文化活动 , 发展基层群众文化团队2300支 , 国家注册专业文化志愿者12.8万名 , 基层文化志愿服务团队2400多支 , 年均举办各类大型文化活动5000多场次 , 惠及城乡群众 2000万人次 , 群众文化生活有声有色 , “黑龙江省农民文化艺术节”荣获全国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品牌 。
二是艺术创作生产成效斐然 , 充分彰显龙江文艺力量新气象 。 坚持把培根铸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 , 实施艺术精品创作工程 , 在攀登艺术高峰的道路上取得丰硕成果 , 为龙江人民提供了精美的文化艺术盛宴 。 十年来 , 全省共创排大型剧目168部 , 荣获国家奖项81个 ,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109个 。 龙江剧《鲜儿》、京剧《月照塞北》、舞蹈诗剧《鹤鸣湖》分别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华优秀剧目奖”“文华剧目奖”等6项大奖 , 话剧《卜奎风云》获得国际戏剧学院奖 , 歌剧《铁人三重奏》等7部作品入选文旅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 , 话剧《八百里高寒》等4部剧目入选中宣部“庆祝建党百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 , 风情音画《达斡尔人》、赫哲族舞蹈诗《乌苏里传歌》分别荣获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表演金奖和最佳舞台美术奖 。 近两年新创排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黑龙江“四大精神”颂》、龙江剧《木兰马旭》等一批特色优秀剧目讲活了龙江故事 , 彰显了龙江自信 。
三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效显著 , 助力实现龙江传统文化新发展 。 坚持保护、传承、利用并举 , 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工程 , 全面加强文物、非遗等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 , 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努力让龙江文物“活起来” 。 十年来 , 我们成立了黑龙江省考古历史研究联盟 , 开展保护工程项目达187项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2012年的29处增加到57处 ,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151处增加到348处 ,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运营 , 横道河子镇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2018年度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 , 饶河小南山遗址、洪河遗址被评为年度全国考古新发现 , 渤海上京城、金上京遗址被评为“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 全省备案博物馆数量达到218家 , 其中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46家 , 博物馆总数和等级馆总数在东三省领先 。 成立黑龙江省博物馆协同发展联盟 , 以“传历史记忆、展黑土风采”为主题 , 年均推出线上线下展览400多个 。 颁布《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 实施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 , “赫哲族伊玛堪说唱”和“望奎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考古热”“博物馆热”“非遗热”均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助推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