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灵山|“如梅有约”书画展在姑苏留园如约开启

千灵山|“如梅有约”书画展在姑苏留园如约开启

文章图片

千灵山|“如梅有约”书画展在姑苏留园如约开启

文章图片


9月29日 , “如梅有约——周思梅、杨玉如书画联展”在留园优雅启幕 。 展览由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主办 , 苏州市留园管理处(苏州市园林档案馆)、中共姑苏区委统战部(台办)、苏州市世界文化遗产古典园林保护监管中心承办 , 将持续至10月28日 。

现场 , 还举行了“如梅有约”2023台历首发和书画作品捐赠仪式 , 两位艺术家以留园园景、苏州诗词为题材创作的两幅书画作品入藏苏州市园林档案馆 , 并将其合璧之作“竹石相伴骨肉情”赠予中共姑苏区委统战部(台办) , 展现两岸一家的情谊 。

【千灵山|“如梅有约”书画展在姑苏留园如约开启】此次展览通过名家进名园的形式 , 以江南文化为韵味 , 苏州园林为背景 , 吴地诗词为灵气 , 吴门笔墨为基调 , 共展出海峡两岸周思梅、杨玉如的书画作品65幅 , 均为两位书画家生深谙“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精髓做出的经典力作 , 令觉者乐之、贤者珍之、识者藏之 , 让大家感受到江南的山水之胜、园林之雅、文化之美 。
据悉 , 参展的两位艺术家当中 , 一位是“馨传吴门”的苏州书画家周思梅 。 她是中国画院书画家、苏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 师从费松伟、朱耕原、邵文君、徐绍青、钱定一和著名画家戴敦邦先生 , 曾在北京故宫、荣宝斋、上海豫园等多次举办个人书画展 。 多年来融古汇今、守正创新 , 在毫端画境中弘扬江南文化的古意今情 。 另一位是“情系江南”的台湾书法家杨玉如 , 她是中国书画世界行联合会签约的国际高端书画家 , 拜师薛平南教授等名家 , 常年在海内外传播书法艺术 , 用“朴而能茂 , 拙而不硬”的墨迹深化海峡两岸的深厚情谊 。 可以说 , 两位艺术家对于苏州的情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 也为此次画展平添了颇多人文色彩和温度 。
“如梅有约”书画展览与两位艺术家颇具情缘 。 2015年 , 周思梅因书画有缘结识了杨玉如 , 两人一见如故 , 并相约联合举办展览 , 两人名字各取一字 , 定名“如梅有约” , 并将首展落户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留园 。

自古以来 , 留园与梅花、书画都有着深厚渊源 。 早在清末民国时期 , 留园便是颇负盛名的赏梅之地 , 园内又一村到小蓬莱一带 , 梅树成林 , 在清代陈味雪所绘的《留园十八景图——绣圃吟梅》中就由此风采 。 园主盛康举办的梅花会也是“和靖之好”者的盛事之一 。 苏城名流在梅花会上将家藏盆梅展示赛美 , 供人品评 。 留园五峰仙馆西侧 , 还有周思梅恩师钱定一老师的手书匾额“汲古得修绠” , 这不仅是书斋的点睛之笔 , 更是思梅师徒研画生涯的生动写照 。
据台湾书法家杨玉如说 , 她曾在台湾林家花园多次举办书画等雅集 。 晚清时人们常以“毗陵之盛台湾之林”来指称富有 , “盛”指留园园主盛康父子“林”则指台湾首富林本源家族 。 林盛两家往来友善 , 有姻亲之好 。 林家花园的营建 , 更是模仿苏州“留园” , 亭台楼榭皆雅近画意 , 有“园林之胜冠台湾”的美誉 。

画展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 , 江南园林甲天下 , 苏州园林甲江南 。 苏州园林虽由人作 , 宛自天开 , 是凝固的诗 , 立体的画 。 园林与书画向来互为映衬、密不可分 。 园林作为生活的艺术和艺术地生活 , 承载了几乎全部东方文化的追求和精神内涵 。 书画以其独特的艺术性 , 令园林锦上添花 。 这次“如梅有约”书画展览亮相留园 , 不仅丰富了历史名园的文化内涵 , 也是“以园林载书画之意 , 以书画成园林之美”的完美结合 , 还是当代价值和艺术追求下的创造与探索 , 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与传承 。 (张世琦 邹玉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