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108间水井房,每年每间花10亿元维护,沙漠公路修的真的值得吗?( 二 )


水井房里有一个发动机 , 通过发动机把房子后面的发动机抽地里面的滴灌管道中 , 向首部间里的设备投放肥料 , 肥料顺着滴灌管流到植株根部 , 所以即使是在沙漠里 , 这些树长得也非常好 。

为了养护这条“绿色走廊” , 每间水井房花费了不少资金 。 这些水井房每天持续地抽24小时的水 , 每天大约需要50-60升柴油 , 一年下来 , 单一个水井房的花销就10万元左右 , 全部水井房就要花掉千万以上 。
这108个水井房也不都是用柴油发电机发电抽水 , 在靠近轮台那边的十几个水井房完全是使用太阳能发电的 。
中间塔中镇那块有国家电网接入 , 所以这一块儿是用电力发电 , 有一段路最艰难 , 既没有电线 , 太阳能板也没有完全安装到位 , 就只能用刚刚我们提到的传统柴油发电机 。

电的问题解决了 , 还总有人问为什么沙漠中不滴灌 , 其实 , 这里用的就是滴灌技术 , 只是比普通的滴灌更高级而已 。 如果使用我们经常看到的那种直接把水放到地面上的滴灌管 , 几秒中就蒸发掉了 , 而且这种细沙非常容易吸收水 , 这种浇和没浇也没啥区别 。
浇灌植物的滴灌设施也是专门为沙漠这个环境而定制的 。 滴灌管子很细 , 直径大约有1公分 , 每隔1米管子上就会有2个小孔 , 水就顺着这些小孔流到植株底部 , 这种设计保证水资源得到最大利用 , 而不会被蒸发掉 。

除了这些保障公路不被掩埋的基础设施 , 塔中镇也有不少必须的基础设施呢!塔中镇位于轮台到民丰、阿拉尔市到和田县、阿拉尔市到且末县和尉犁县到且末县四条沙漠公路的交错处 , 地理位置确实是不错 , 塔中镇配套了加油、汽修、住宿和餐饮等基础设施 , 四条公路都会经过的地方 , 难免需要 。

其实公路旁边的基础设施远不止这些 , 我们今天就暂且说说这些必不可少也常见的 , 还有不少别的基础设施 , 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实地探索 。
“沙漠中的守护者”都是什么人?守护沙漠里的绿洲就是那些住在水井房里的人 , 他们要么一个人 , 要么就是一对老夫妻 , 通常后者占大多数 。
一个水井房负责2公里绿植 , 他们每天要徒步去检查这两公里内滴灌管道是否破损 , 坏了负责修好 , 每天就是抽水、浇水、检查 , 重复着这单调的生活 , 年轻人根本待不下去 , 所以大部分守护人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夫妻 。

住在荒凉的大漠 , 生活自然是很艰苦的 。 连电也不能随时保证 , 他们就只有白天抽水的时候有电可以用 , 到了晚上就摸黑 。
沙漠昼夜温差非常大 , 特别是夏天 , 食物也不容易保存 , 他们尝试挖地窖 , 但效果也不行 , 冰箱也没法用 。 他们每隔一段时间也会去塔中镇一趟 , 但不是为了逛街 , 只是去买点药之类的生活必需品 , 他们的生活供给就是每周统一发放一次 。

“沉迷网络”的现代人很难做到一天不玩手机 , 但是 , 坚守在水井房的这些“绿洲守护人” , 他们连打个电话都很麻烦 , 虽然每隔一段距离会有一个通信基站 , 但也不是随时都有信号 , 所以他们通常都是移动卡加联通卡一起使用 , 移动卡好打电话 , 联通卡好上网 。

生活上的艰苦 , 精神上的寂寞 , 能坚持下来真的很不容易 , 而且大部分一干就是20年 , 可能他们也对这片绿洲产生了感情 , 把这些树木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培育 。
一个月仅仅有5000块钱的工资 , 这种无聊的生活 , 给两倍三倍的工资大家也不会愿意去 , 但他们还是坚持下来了 , 所以这些守护人是十分值得我们敬佩的 。

如此大费干戈维护一条沙漠公路 , 是否值得?耗费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维护这条绿色走廊 , 真的划算吗?
我们先来算笔经济账 。
塔克拉玛干沙漠自古以来就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中心 , 到了现在也还蕴藏着无穷的宝藏——油气资源 。
这条公路深入沙漠腹地 , 途径轮南油田、塔河油田和塔中油田等多个油田 , 成为我国石油勘探的主战场 , 修建公路不单单是为了勘探石油、天然气 , 还为了更方便地运输石油 , 所以 , 就经济腾飞 , 解决能源危机来说是很划算的 。

我们再来算笔环境账 。
【山东省|108间水井房,每年每间花10亿元维护,沙漠公路修的真的值得吗?】以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 一片荒凉凄清 , 风起时附近的村庄、庄稼都完蛋了 , 现在就是这些“绿巨人”的守护 , 再大的风我们也不怕了 , 也极大地减少了沙尘暴等恶劣天气 , 于生态环境来说也是有益处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