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世界上第二大流动沙漠 , 被称为“死亡之海”、“生命禁区” , 古代有“进得去出不来”的说法 ,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沙漠中央 , 有一条长达522公里的公路从中间贯穿 , 像一条长长的丝带一样延伸到远方 , 丝毫没有被掩埋!
而且 , 这条公路早在1995年就建成通车了 , 想必大家也猜到了 , 本篇文章的主角就是塔克拉玛干沙漠里那条轮台至民丰的公路 , 走 , 我们一起去看看这壮观的大漠风光吧 。
流动沙漠中最长的公路 , 也是一条不会被沙子掩埋的公路这段公路全长522公里 , 其中长达446公里穿越了流动沙漠 , 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在流动沙漠中修建的最长的公路 , 它途径塔中油田、塔里木河、轮南油田等地 。
塔克拉玛干沙漠作为世界第十大沙漠 , 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 。 东西长大约1000公里 , 南北宽度400公里 , 总面积大约有33万平方公里 。
什么是流动沙漠呢?说几项指标大家就知道了 , 在这里 , 沙面温度 能高达70-80度 。 行走在流沙沙漠里 , 一旦强风袭来 , 人很容易就被卷进去沙里面 , 随着风止 , 人也就陷入沙丘里了 , 就像陷入沼泽一样 , 越挣扎陷得越深 。
沙子一年里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流动 , “扎根”在如此危险地方的公路 , 自然是因为中国的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的缘故 , 才修建了坚如磐石、不被风沙所覆盖的公路 。
中国“基建狂魔”路途的这座丰碑 , 最离不开扎实而又随机应变的基础设施建设 。
国家在公路旁边修了什么基础设施?我们常常称赞军人就像沙漠里的白杨树 , 整齐严肃地站着守护国家人民 , 军人保卫的是我们的国家 , 白杨树守护是沙漠 , 沙漠里的树何尝不是和守卫国家的军人一样重要呢?
因此 , 最重要且必须的基础设施就是“树”了 。 但这树不仅要能在沙漠中生长 , 而且还要长久不衰 , 这其中的困难是超乎我们想象的 。
好在 , 我国的绿化固沙基础扎实 , 通过把干草编成方格植入沙漠 , 延伸至公路两侧百余米宽 , 再用土工布立在草方格中间 , 以此形成一道隔断 , 最后再在草方格上种上树木 。
这样做 , 就将树的根牢牢固定在沙子里了 , 有了“方格”的保护 , 多大的风都“掀不起什么浪” , 两排“绿巨人”挡住了席卷而来的沙子 , 中间的公路就不会被掩埋了 。
随着科技日益成熟 , 2003年开始 ,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开始实施新的防护林生态工程——在主路两侧种植70余米宽的树木带 , 总面积高达3500公顷 。 原理和曾经的隔断带一样 , 但形式稍微改变了一下 。
这些树可不一般 , 大约有70多个品种 , 而且这些树种是科研人员不断研究实验筛选出的抗风沙、抗高温品种 , 并经过人工驯化 , 能更好地适应塔克拉玛干极端的环境 , 主要有梭梭、红柳、白杨、怪柳、沙拐枣等等 。
既然要种树 , 那最不可缺的就是“水” 。 沙漠灌溉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 你说运水过去吧 , 但太远了 , 成本高到你无法想象 , 那就只能就地取材了 。
问题在于 , 茫茫沙漠中哪里去找水呢?
于是 , 我国决定在公路沿路两侧修建108个水井房 , 和大多数人认知不同的是 , 沙漠因为渗透率强 , 所以会将每次的降雨“储存”下来 , 就算降雨量再少 , 经年累月 , 也形成了大量的地下水 。
只建水房还不够 , 每个水井房还要派两个人值守 , 他们除了负责向水井房中抽水之外 , 同时也要对周边的绿植进行浇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