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岛预示着人类的未来,巨石人像自己走上阿胡平台的奥秘( 二 )



切断之后怎么让它“站起来”呢?东波人的方法很简单 , 他们在离他不远的正下方挖一个坑 , 石匠从头部使劲一推 , 巨石在小滚石的作用下就会一路向下 , 当落到挖好的坑内时 , 石匠们用粗大的绳子在前面一拉 , 石像自己就“站起来”了 , 这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许多地下部分颜色极深部分的原因了 , 方法通了 , 戴蒙德的第一个疑问也破解了 。

可雕刻完成之后 , 运输工作要怎样完成呢?小的还好说 , 像前面说到的270吨的石像要怎么办呢?难道真的是像当地人说的那样 , 石像是自己“走”到阿胡平台上去的?
根据东波人的说法 , 在每个石像雕刻完成之后 , 会为它举行盛大的献祭仪式 , 东波人认为在仪式结束之后 , 巨石人就有了自己的灵魂 , 再有石匠为它们穿上裤子 , 刻上纹身 , 石像就会彻底复活自己走上阿胡平台 。
【复活节岛预示着人类的未来,巨石人像自己走上阿胡平台的奥秘】
虽然听起来有点扯 , 但2011年时 , 两个教授经过实验 , 发现还是有一定的可能性的 , 受到东波人的启发 , 他们想到了东波人的先祖们可能利用的就是地心引力 。
首先他们找来了三条绳索 , 像下面这样从三个方向互相拉扯石像 , 石像的腹部都有着一个约17度的倾斜角 , 大家利用拉扯力和重力非常容易的就能让15吨重的石像自己“走”起来 , 其速度更是达到了0.5公里每小时 , 除了石像腹部的倾斜角 , 他们还发现巨石的眼部其实是后雕刻上去的 , 这可能就是为了当时捆绑方便才采用后刻的方式 。

可但是 , 这种吨位的还可以拉得动 , 再大吨位的要怎么解决呢?很明显 , 如果石像高度达到十几米 , 从采石场到阿湖平台要经历上坡下坡 , 还有就是那些个戴着帽子的巨石人 , 东波人究竟是怎么让帽子与石人分离的呢?
思来想去 , 教授们想到了1955年那个背部滑板理论 , 就是用人力拖拽石像之后 , 待到石像即将立起时 , 再安上帽子 , 利用滚石一点点的将它垫起来 , 说干就干 , 教授们找来一尊石像 , 用了近18天完成了这个工作 。

背部滑板理论的成功给予了教授偶们莫大的鼓舞 , 于是他们又利用了1970年的腹部滑板理论 , 再结合三角杠杆理论慢慢的撬动滑行 , 事实证明 , 这种理论显得更靠谱一些 。
在历史上可不仅有这两位教授研究过巨石人的搬运 , 比如1987年一个花粉专家在研究岛上花花草草时突然发现 , 这里原来难道没有树木吗?那假设原本有树木的话 , 树都去哪了呢?若是参考古埃及金字塔的工艺 , 是不是可以理解成 , 这些树都用来运送石像了呢?到了1988年 , 有人认为这个猜想非常有道理 , 原因是“东波人曾经都是航海家” , 他们完全可以用舟梯的形式对石像进行运输 。

为了证实舟梯的可行性 , 一群专家还专门找来了一个12吨的石像 , 结果居然只用了5天 , 石像就移动了14.5公里到达阿胡平台了 , 这种方法也是戴蒙德最认同的运输方法 , 原因是除了石像 , 石匠们还要运送阿胡平台的石堰 , 它可与石像不一样 , 四块整条巨石围成的石台 , 其下堆满了碎石 。 我们前面说过 , 最重的石像只有270吨重 , 但石堰可不一样 , 随便一条就有80到100吨重呐!如此看来 , 舟梯的方法就太靠谱了 。
方法被破解之后 , 戴蒙德忽然想到了之前那个花粉专家的疑惑 , 没错 , 全岛300多个阿湖平台900多尊石像 , 如果用到舟梯的方法 , 所使用的树木数量可见一斑呀!为了搞清楚这件事儿 , 戴蒙德开始研究起了岛上的树木 , 最终戴蒙德得出了3个关键信息 。

第一 , 从岛上的树木根脉估算 , 最初复活节岛上应该至少生长着1600万棵棕榈树 , 这些棕榈树枝繁叶茂非常高大 , 树干可造船、果实可酿酒 , 对于最初的东波人来说 , 这堪称天堂 , 茂盛的棕榈树遮挡住了海风 , 大量的鸟栖息在这里 , 最初的东波人饿了就打鸟 , 渴了就跑去林间喝溪水 , 想改善生活就出海打个海豚金枪鱼什么的 , 或者干脆抓几只上岸交配的海豹 , 还可以找来空地种一些自己带来的种子;

第二 , 这是快乐生活的开始 , 可也是走向灭亡的顶端 , 黄金期的复活节岛人口激增 , 他们由最开始酋长的6个儿子、7个妻子、十几个族人 , 迅速增长到了3万人 , 从岛上的遗骨可以看出 , 这些后代们几乎都长着龋齿 , 从年龄上看 , 这些人至少从14岁开始就泡在了糖水里 , 而这些糖水正是那些吃不完的棕榈果所发酵出来的低度美酒 , 传说中的“酒池肉林”可能就是如此了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