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石泉县志》 , 此地自古养蚕风行 , 到了西汉时期 , 更成为长安城市圈附近的养蚕基地 , 繁盛之时 , 官营作坊的织工能达到数千人 。 2000年前 , 当地的丝绸色泽鲜艳、柔和顺滑 , 享誉大汉 , 更是丝绸之路上的硬通货 。 在当时 , 远在罗马的人 , 也以身着小小石泉县的丝绸为荣 。
而这个精美逼真的鎏金铜蚕 , 正是当年用来奖励养蚕大户而制 。 可以说 , 金蚕不仅代表着西汉的高超工艺 , 也是丝绸之路的象征 , 更是带领石泉县人民致富的金字招牌 。
今天 , 石泉县成立了“谭家湾遗址” , 当地已有“金蚕小镇”的别名 , 这两年旅游部门还在建金蚕主题的公园 。 已经80岁的付远香 , 向慕名而来的每一位外地客人 , 讲述着金蚕文化 , 以及故去多年的老伴发现金蚕的故事 。 她至今仍在养蚕 。
池河边的雕塑再现了谭福全在金窝 , 发现国家一级文物“鎏金铜蚕”的场景 , “农民谭福全”几个字 , 被刻在了景区石碑上 , 他的名字将注定被这个小县城一遍遍提起 。
1985年9月23日 , 淳朴老实的老谭听完小小金蚕的价值后 , 当即表示愿意无偿捐献 。 工作人员听说他是借钱来的 , 就自掏腰包 , 给他拿了100块钱 。
资料参考:
1.陕西历史博物馆官网
2.“石泉港”公众号 《鎏金蚕丨献宝人遗孀:80岁的付婆婆还在养蚕》
3.西部网 《谭家湾遗址文物勘探工作正式启动》
推荐阅读
- 网传陕西一高校6名男生翻墙找“失足女”被处分,学校回应了
- 云南女子远嫁陕西13年,被丈夫家暴扫地出门,不要彩礼钱真的太吃亏了!
- 陕西无臂女孩杨佩,靠双脚自强自立,画面励志心酸!
- 陕西汉中,一女子在整理母亲遗物时,意外发现一张存有6200元的存款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