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周四宣布 , 计划研究使用 SpaceX 的 Crew Dragon 运载火箭将老化的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更高轨道的可能性 。
上图:北极星黎明号(Polaris Dawn)的机组人员(从左起):斯科特·波蒂特(Scott Poteet)、贾里德·艾萨克曼(Jared Isaacman)、莎拉·吉利斯(Sarah Gillis)和安娜·梅农(Anna Menon)在德克萨斯州南部的 SpaceX 超重型火箭前合影 。
据悉 , 联邦机构已经与 SpaceX 签署了一项“太空法案协议” , 将进行为期6个月的研究 , 以确定 Dragon 火箭与这台已有32年历史的望远镜对接 , 并将其送入更高轨道的可行性 。 这项研究并不是排他性的 , 这意味着其他公司也可以用替代火箭和航天器提出类似的概念 。
此前 , SpaceX和北极星计划(由亿万富翁贾里德·艾萨克曼自行资助的一系列私人任务)就包括哈勃太空望远镜在内的潜在服务任务与NASA接洽 。 艾萨克曼是首位指挥轨道太空飞行的普通公民 , 他于2021年带领四名宇航员乘坐 SpaceX 的龙号飞船执行“灵感4(Inspiration 4)”任务 。 通过北极星 , 他试图将私人太空探索的边界向外拓展 。 第一次“北极星”任务定于2023年3月在“龙”号上执行 , 将飞到1400公里的高度 , 同时进行首次私人太空行走 。
提升的好处
这种太空行走的经历可能会在哈勃望远镜上派上用场 , 也可能是第二次北极星任务 。
新的哈勃研究将回答的问题之一 , 是这样一个任务的成本和它的技术可行性 。 主要目标是将哈勃的高度从目前的 535 公里提高到 600 公里 , 与1990年首次发射时的高度相同 。 自2009年完成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维修任务以来 , 哈勃一直在缓慢地降低高度 , 预计随着望远镜的下降 , 这一过程将会加速 。
该望远镜的项目经理帕特里克·克劳斯(Patrick Crouse)在与记者的电话会议上说 , 如果没有重新推进任务 , 美国宇航局可能不得不在本世纪20年代末向该望远镜发射一个推进模块 。 这将确保哈勃在可控的情况下重返地球大气层 , 并在太平洋着陆 。 克劳斯说 , “龙”任务提升哈勃的高度可以增加15年甚至20年的轨道寿命 。
这项研究还将研究潜在的维修方案 , 尽管 , 不会像 NASA 航天飞机在哈勃维修任务中进行的详细的仪器更换和重大升级那样 。 相反 , 来自 NASA 和 SpaceX 的工程师将评估更换控制望远镜指向的陀螺仪的可行性 。 飞船上的6个陀螺仪中只有3个仍处于工作状态 。
在周四的电话会议上 , 没有任何官员具体谈到成本问题 。 这项研究的资金不会转手 , 但如果“龙”号与哈勃对接 , 并提升该仪器的任务有可行的前进路径 , 那就必须要研究出来 。 就像他在“灵感4号”和最初的“北极星”任务中所做的那样 , 艾萨克曼很可能会为该任务贡献很大一部分成本 。 但是 , 如果 NASA 想让一名或多名宇航员与艾萨克曼一起飞行 , 该机构似乎可能会拿出一部分资金 。
漫长的历史弧线
在太空探索方面 , 这种私人资金远非史无前例 。 太空经济学家亚历山大·麦克唐纳在他的著作《漫长的太空时代》中指出 , 在建于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38个美国天文台中 , 有36个天文台的资金和运营主要是通过私人融资 。
【NASA和SpaceX正在研究助推器技术,为哈勃望远镜增加15到20年寿命】麦克唐纳写道:“在 NASA 或液体燃料火箭发明之前的一个多世纪里 , 美国公民通过集体募捐活动和单一的慈善事业 , 私人资助了不断昂贵的太空探索技术 。 ”在书中 , 他认为未来的太空探索可能需要类似水平的私人投资 , 包括商业和慈善方面的原因 。
这项潜在的公私合作任务得到了 NASA 科学主管托马斯·祖布臣(Thomas Zurbuchen)的支持 。 他表示 , 他欢迎商业解决方案来帮助 NASA 实现其目标 。 “我们一直在考虑疯狂的想法 ,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 ”他说 。 “这真的很有说服力 。 ”
托马斯·祖布臣说 , NASA 将进行这项研究 , 同时也会考虑其他供应商提供的符合纳税人利益的解决方案 。 但目前 , 还不清楚在不久的将来是否会有另一艘载人飞船为哈勃提供服务 , 而哈勃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 每多一年 , 就意味着它向地球下降得更快 , 使重新推进的效果更差 。 他说 , 对 NASA 来说 ,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 哈勃望远镜继续提供世界上最好的宇宙光学视图 , 纳税人已经花费了100多亿美元建造和发射它 。 托马斯·祖布臣希望扩大这项投资的价值 , 特别是现在 , 有可能将哈勃望远镜的观测结果与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红外光谱部分进行配对 。
推荐阅读
- 人类首次小行星防御撞击:用乒乓球撞金字塔,速度够快就管用
- 中国人首次在太空为新中国庆生,查收这份来自太空的祝福吧
- 自然界中动物的八大奇葩繁衍方式,不用雌性,自己和自己交配繁殖
- 为何身为五毒之一的蜈蚣,却毒不死公鸡?你恐怕不知道公鸡的段位
- NASA 阿尔忒弥斯 1 号登月火箭遭遇飓风后状态良好
- 人物专访—崔有能:元宇宙教育布道者
- 俄宇航员已从太空空间站撤离并返回地球
- NASA将于11月再次进行登月任务发射“猎户座”飞船
- 高中生物必修1-3知识点汇总,好用超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