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汶川地震,世界各大国的捐款数额,三个国家表现意外】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每当世界上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 , 一些有能力的国家 , 总会向受灾国施以援手 。 这不仅是对灾民的帮助 , 也属于一种国际责任 。 我国也是如此 , 作为世界主要大国之一 , 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 当其他国家遭遇重大灾害时 , 我国也会向受灾国发出援助 。 这些援助 , 包括捐款捐物 , 或者派出救援队参与救援等等 。
比如2005年 , 美国遭遇卡特里娜飓风灾难 , 还有2011年 , 日本发生311大地震 , 我国都为其提供了援助 , 特别是311大地震 , 我国还第一时间派出了救援队直接参与救援 。 这些援助对受灾国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 其实不仅我国如此 ,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会这么做 。 2008年我国汶川大地震时 , 也收到了很多国家的帮助 。
2008年5月12日 , 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 。 这场地震影响范围非常大 , 波及了大半个中国 , 全国25个省级行政区都有明显震感 。 四川、宁夏、陕西、甘肃、重庆受灾最为严重 , 灾区总面积达到了50万平方公里 。 地震发生后 , 救灾工作很快展开 , 全国各地很多人都以不同的形式向灾区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 有的捐款 , 有的捐物 , 也有人亲自前往灾区为抗震救灾贡献力量 。
此外国际社会也向我国提供了一定的支持和援助 。 地震发生后 , 有四个国家的救援队直接来到了地震灾区参与救援 , 这四个国家分别是日本、俄罗斯、韩国、新加坡 。 日本救援队总计60人 , 俄罗斯救援队51人 , 韩国救援队47人 , 新加坡救援队55人 。 而其他国家并没有派出人员参与救灾 , 都是通过捐款捐物的方式提供援助 。
世界各国的捐款也基本是根据自身的实力 , 国家实力强 , 提供的捐款较多 , 国家实力弱 , 提供的捐款较少 , 所以各国的表现基本都是在意料之中 。 比如捐款最多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 , 捐赠了五千万美元现金和一千万美元物资 , 按当时汇率 , 合计人民币大约4.2亿 。 沙特是一个石油富国 , 国家非常富裕 , 而且我国也是沙特石油的主要客户之一 , 所以沙特的表现虽然亮眼 , 但也不算意外 。
此外还有日本提供了约5亿日元的援助 , 约合人民币3300万元 。 俄罗斯提供了四百万美元物资 , 约合人民币2800万元 。 还有挪威和意大利的援助 , 换算之后也在两千万人民币以上 。 合计一千万人民币以上的包括 , 土耳其200万美元 , 英国100万英镑 , 西班牙和爱尔兰 , 分别是100万欧元 , 马来西亚和以色列 , 分别是150万美元 。 韩国和巴基斯坦分别是一百万美元 , 约合700万人民币 。 澳大利亚100万澳元 , 约合660万人民币 。 德国50万欧元 , 法国38万欧元 , 越南 , 巴西 , 新加坡都是20万美元 。 此外还有其他很多国家 , 捐款数额基本根据国力 , 表现并不意味 。 而表现意外的国家 , 主要有三个 。
第一个 , 加拿大 。 加拿大虽然领土面积排名世界第二 , 其实国力并不算强 , 和澳大利亚基本属于一个级别 。 按照这些国家的标准 , 基本也就是100万加拿大元 , 而加拿大实际捐款却有3100万加拿大元 , 约合人民币2亿元 , 仅次于沙特阿拉伯 , 排名第二 。 据说 , 加拿大捐这么多 , 是采取了和民间配捐的形式 , 即民间捐多少 , 加拿大政府也捐多少 , 当时加拿大民间捐了3000万加拿大元 , 加拿大政府便捐了3100万 。 以加拿大的国力 , 这个数额可以说表现意外 。
第二个 , 印度 。 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 , 国家实力比较一般 , 按照国力比较 , 一两百万美元不算意外 , 而实际上印度捐了500万美元物资 , 约合人民币3500万 , 比日本还要多 。 这个表现也是比较意外的 。
第三个 , 美国 。 美国是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 , 国力排名世界第一 , 人均收入也在世界前列 , 但事实上美国政府捐了50万美元 。 这个数额和美国的国力相比 , 也是非常令人意外的 。 所以说 , 这三个国家表现意外 。 不过国际的援助只是次要的 , 真正让我们渡过难关的还是同胞的万众一心 , 只要全国人民团结一心 , 我们就能渡过难关 , 越来越好 。
推荐阅读
- 罗马还要买人,盯上20岁日本后防神童,中田英寿效应或促成交易
- 解体核心阵容?美媒支招太阳公牛2换2交易,保罗转会公牛冲冠
- 最诡异的真实案例:人类与魔鬼签订契约获得超凡能力?你敢签吗?
- 1年456万!雷霆、老鹰交易后,湖人得到低配版3D的机会来了
- 男子患病以乞讨为生,亲女儿视而不见:他风光得意时我们捡垃圾吃
- 孩子三番两次离家出走,父亲怒了,咆哮道:有种下次不要回来
- 热血传奇:最严重的几个BUG使得游戏物价飞涨?
- 杭州灵隐寺1000年前的一副对联,短短14字,点醒无数迷茫的人
- 你有没有“涉黄”?大数据“扫黄”或将启动,符合以下特点的人需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