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湖,它是小行星撞击东非的遗产?


维多利亚湖,它是小行星撞击东非的遗产?


文章图片


维多利亚湖,它是小行星撞击东非的遗产?


在东非高原大裂谷环抱的中心 , 荡漾着一片巨大的淡水水域 。 它南北长337公里 , 东西最宽处240公里 , 面积69400平方公里 , 它就是非洲第一、世界第二大淡水湖-维多利亚湖 。

一、维多利亚湖的形成
学界主流认为:维多利亚湖是构造形湖泊 , 是在强烈的地质活动中 , 湖泊区域地层逐渐下沉成洼地、积水后形成的湖泊 。
二、本文作者对该地层下沉原因的探索
学界认为该区域地层下沉的原因是区域及周边有强烈的地质活动 , 这一结论毋容置疑 。 但为什么会有强烈的地质活动 , 也就是说地质活动的能量来自何方?作者有以下陋见 。
<一>初始的东非高原是坚固的原生地 , 不存在强烈地壳运动的条件
1、3亿年前 , 地壳被地核力量在薄弱处撕裂 , 形成6大板块 , 并开始漂移 , 在300万年前形成现在的位置 。 被撕裂后的各板块应都是坚固的原生地 , 如果不坚固 , 在初次撕裂形成板块时 , 就不是6大板块 , 可能就是N大板块在漂移了 。
2、非洲板块没有与印度洋板块撞击 , 不会在东非高原腹地搅动地壳运动 。
因为:
①如果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挤压 , 就会在板块边缘互相吞噬对方而形成山脉并连接并双方的板块 , 就像印度洋板块撞击欧亚板块形成的帕米尔山结 。 如此 , 阿拉伯半岛及红海就不会产生 。
②但情况正好相反 , 红海正在扩宽 , 阿拉伯半岛离非洲板块越来越远 , 这不是非洲板块撞击印度洋板块应该看到的事实 。
③印度洋板块撞击欧亚板块后 , 两者已紧密楔合在一起 , 无法分身再撞击非洲板块;同样 , 非洲板块也撞向了欧亚板块 , 塑造了地中海沿岸的北非高原及比利牛斯山脉和亚平宁山脉 , 也无法分身再再撞击印度洋板块 。
所以 , 东非并没有与印度洋板块相撞 , 原生地块不存在强烈地质活动的动能 。
3、东非高原破碎前 , 是非洲板块形成时的原生地块 , 具有稳定性 , 地核力量一般不易撼动 。
<二>东非高原破碎的原因-小行星撞击
东非高原最初应是结实的陆地 , 但现在的的确确已支离破碎 , 其原因在排除了板块相撞后 , 可能是天外小行星撞击了东非高原 。
1、75万年前 , 一颗小行星以斜角从南向北撞击了东非大陆现在维多利亚湖的位置 , 该位置是坚固的台地 。 台地只被撞出了一个面积巨大的浅坑(最深处80米) 。 [注:判定小行星75万年间前撞击 , 是以乞力马扎罗山及东非断层湖的形成时间推算

【维多利亚湖,它是小行星撞击东非的遗产?】2、小行星巨大的撞击力被台地分解成向下向北的两支分力向地壳传递 。 向下的撞击力造成台地周围的薄弱地壳破裂 。
向北的冲击力造成了东非地壳大破裂 , 形成了南起希雷河河口北至红海北端的深达1000~2000米、宽达几十至200公里、长达5800公里的大裂谷 , 同时还造就了稍靠西边的长达1700公里的不连续裂谷 。

三、小行星撞击东非高原的系列后果
1、东非地壳破损 , 形成东非大裂谷;
2、东非台地下沉 , 台地中央形成构造湖泊-维多利亚湖;台地南边形成马拉维湖、西边形成坦噶尼喀湖、基伍湖等断层湖;
3、阿拉伯半岛开始从非洲板块脱离
4、火山开始垒造乞力马扎罗山
5、东非被地核力隆成高原
结束语:
小行星撞击东非的构想只是一种假设 , 虽能解释东非地块的剧烈地质变化(包括维多利亚湖的形成)但缺乏科学数据的支撑 。 谨作一家之言 , 乞望批评指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