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500多岁的“花桥”却一点也不花,前童有条老街还因它改名

美丽|500多岁的“花桥”却一点也不花,前童有条老街还因它改名

文章图片

【美丽|500多岁的“花桥”却一点也不花,前童有条老街还因它改名】美丽|500多岁的“花桥”却一点也不花,前童有条老街还因它改名

文章图片

美丽|500多岁的“花桥”却一点也不花,前童有条老街还因它改名

文章图片

美丽|500多岁的“花桥”却一点也不花,前童有条老街还因它改名

文章图片

美丽|500多岁的“花桥”却一点也不花,前童有条老街还因它改名

文章图片



        前童是一个历史悠久 , 文化积淀深厚的江南古镇 , 在这里 , 随处可见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 , 其中不少直到现在仍然有当地人居住着 。 因为地理位置独特 , 前童古镇“户户有活水”的说法也早已深得人心 , 然而说来也怪 , “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映象却又总是跟它格格不入 。
       只要稍加留意 , 你就会发现古镇内的老街两旁 , 临渠而建的民居几乎家家门前都会铺设整块的石板或者石条 , 形成了长短、宽窄甚至厚度都不一的“迷你小桥” 。 因为当地人都比较注重“实用性” , 在外观上并不太讲究 , 所以总给人参差不齐的感觉 。 当然 , 这也是前童古镇的特色之一 ,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 , 当属“花桥街”一带 , 漫步在鹅卵石铺就的老街 , 沿着斑驳老旧的古砖墙慢慢游走 , 一座座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石板桥”横亘在溪水上 , 往小巷深处一直延伸 , 最后蓦然隐匿于某个拐弯处 , 别有一番水乡的意境 。
       初次端祥“花桥街”上的花桥 , 相信很多人会跟我一样感到惊讶 , 因为它不仅短又小 , 结构还非常简洁 , 除了比普通人家门前的石板桥略微宽大一些 , 似乎也只有多了两块护栏石板的区别 。 然而 , 就是这样一座粗犷拙朴的石桥 , 据导游介绍 , 它也已经有500多年的历史 。
       仔细观察古桥 , 确实镌刻有各种花纹 , 这应该也是它叫作“花桥”的原因 , 虽然石板上早已“锈迹斑斑” , 显得很是“狼狈” , 但终究遮掩不住它颇有些来历的“身份” , 和街上其它更加朴素平凡的石板桥相比 , 的确跟“鹤立鸡群”一般 。
        据传 , 它原本是前童古镇附近惠明寺花园里的一座装饰性石桥 , 后因惠明寺衰落破败 , 这座本来相当精致、雕满花纹的小桥 , 便被当时的村民移建至此 。 难怪在古桥两端桥柱凸圆形的柱顶 , 都雕刻着形态逼真的倒立莲花 , 而它们正是佛家最具有代表性的在图案 , 俗称“佛花” 。
       虽然“花桥”位于前童后街显要地段的水渠上 , 但也很短 , 长不到三米 , 由五块约四十厘米宽的石条拼合而成 。 因为不断有游客和居民往返踩踏磨损 , 石板上本来可能有的花纹浮雕已经模糊不清 , 只在边边角角处 , 还能微微看到些“乱七八糟”的纹路 。
        最古朴的当数这两段由石横板、石柱、石鼓等构件组成的护栏 。 虽然历经了五个世纪的岁月沧桑 , 但仍然可见当年工匠手艺之精巧 , 与古镇里青墙黛瓦的老宅巷弄相映成趣 。 (图文作者:阿陆 , 喜欢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多多留言 , 欢迎点赞、关注和转发 。 )前童古镇是个到处都有“故事”的地方 , 不经意间 , 每次过来我总是会错过一些有趣的情节 , 但也是在不经意间 , 每次又总能有所收获 。 最后 , 我要郑重其事的提醒大家 , 如果要买“前童三宝”回家 , 一定要趁新鲜吃掉或者送给亲朋好友哦 , 因为之前我买过一次还比较多 , 没及时送出 , 放在冰箱冷藏室三天就长毛啦(可见肯定没加过防腐剂) 。 个人倒觉得这完全应该表扬 , 真正的特色农产品就应该原汁原味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