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的“匹配三角形”:交易原理、交易信仰、交易方法( 二 )


但是这里会出现两个悖论:1 , 技术抓取在品种较少的时候 , 几乎是随机的 , 对于基本面方向确定的交易 , 并没有什么用处 , 也就是说 , 不如直接按照基本面分析直接介入 , 简单的止盈止损跟踪即可;2 , 将基本面的偏主观分析强加到程序化中 , 可能会导致程序化的双向抓取能力减弱 , 无法发挥程序化碎片式的客观抓取功能 。
也就是说二者是相违背的 , 原理上很难相通 , 融合过于理想化 。
其实上述较为复杂的描述 , 简单来说 , 就是交易原理的可行性分析 , 原理可通、系统有效、坚持打磨 。
就比如那个高手所言 , 他的方法是技术跟庄 , 通过价格和仓位、量能的关系 , 判断当前品种是潜伏、强势、搏击还是衰弱 , 他的原理是这个市场有资金的博弈 , 把胜利的一方看成“庄”去跟 , 匹配的系统也是价仓量的跟踪系统 , 最终打磨成功 。 正如他所言 , 宏观和基本面的交易原理他也很熟悉 , 只是他的信仰在于“资金面” , 这就是原理和信仰不匹配 , 是没办法盈利的 , 毕竟成功的交易员 , 都有强大的交易信仰支撑着他走过荒芜的“亏损之路” 。
回过头来说说那个朋友 , 基本面分析+主观判断强弱 , 可行性并没有什么问题 , 但从稳定盈利的原理上就会有问题了:基本面的分析本来就需要很长时间的验证 , 品种不够多 , 样本偏少 , 就像掷硬币一样 , 次数太少就会偏向随机 , 只有次数足够多才能接近50%的概率 。 也就是说 , 操作的品种足够多、次数足够多 , 才能检验你的方法能不能稳定盈利 , 还不能说就一定能成功 , 因为你的基本面分析的胜率能不能大于50% , 是个未知变量 。
很多朋友都说交易心态最重要 , 但小编认为心态固然重要 , 但更重要的是对交易的认知 , 也就是我们今天聊得“匹配三角形”——交易原理、交易信仰、交易方法 , 只有这三者能够契合 , 才能走上交易心态这个更高的层次 。
【交易的“匹配三角形”:交易原理、交易信仰、交易方法】心态是心理学 , 很难去量化 , 我们交易者可以先处理好可以被量化的因素 , 做到科学交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