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处可看出 , 对康熙的艺术加工并非是出于美化大清的思想前提 , 而是阎崇年宣扬正能量的途径 。
不过 , 由于阎崇年的主讲视频影响人数过多且受众受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 导致原本面向于普罗大众的科普视频受到了许多具有相关文化储备的人们的控诉 。
阎崇年在85岁高龄时出版了《森林帝国》一书 。 在此书中 , 他再次阐述表达 , 认为文化统合即是文化征服、文化同化 , 而中华文明之绵延 , 便在于文化统合 。
【2008年,74岁阎崇年称满清入关为民族融合,为何遭年轻小伙掌掴?】或许就是这一论点 , 引发了诸多热爱明史的人的怒火 。 许多人认为 , 满清入关 , 坏事做尽 , 生灵涂炭 , 不应鼓吹 , 若把满清入关认作是促进民族融合 , 那便是对生命的蔑视 。
面对舆论以中肯的角度看 , 清朝历史确实劣迹斑斑 。 在清朝 , 发生过许多屠杀事件 , 在逐步进行历史考证之后 , 无一不令中华民族感受到对惨遭屠杀的同胞的心痛 。
越来越多的人反思康熙“王朝”的真实性 , 以及这段历史带给中国的意义与价值 。
在这股反思的潮流中 , 作为收视率极高的大众历史科普栏目《百家讲坛》显然是站在了风口浪尖 。
对于节目的众多讲师来说 , 叙述历史不实是难免的 , 对于观众来说 , 叙述历史不实并非十恶不赦的过错 , 而一旦叙述的历史触及了民族信仰 , 便是触及了民族底线 。
所以 , 阎崇年 , 成为了大众心中最应该批判的主讲人物 。
在面对这些舆论新闻之前 , 我们首先应该去验证该新闻的真实性 , 先对于新闻本身进行调查 , 而不是人云亦云 , 盲目跟风 。 作为新时代公民 , 我们更应当对自己说出的话负责 。
网络上对于阎崇年先生的评价 , 是褒贬不一的 。 而无论事实真相究竟如何 , 作为公民 , 我们都不应该使用暴力、羞辱的手段以宣泄自己内心的不满与愤懑 。
民族自尊感是民族骨子里的骄傲 , 而不是肉体上的搏斗 。 而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者 , 也需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 观点要符合正确的价值观与民族观 。
在和平年代 , 我们要用自己的学识与道德素养 , 与其它思想进行友好交流 , 这样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 真正有效地促进社会思想的解放与发展 。
参考资料1、中国知网;阎崇年:“百家讲坛”走红第一人;小灵;北京纪事;2006年09期;
2、中国知网;“百家讲坛”与“百家争鸣”——从阎崇年被打说起;张砚钧;名人传记(上半月);2008年11期;
推荐阅读
- 虎毒不食子?老农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子,自述:我杀他是为了救人
- 1996年男子600元买儿子,结果妻子跟人贩子跑了,21年后揭开真相
- 大橘28 草根创业难,斗气太危险,保安队长明大义,蛋黄神勇救小弟
- 国庆我在岗|暖心!成武公安雨中紧急救助 患病群众转危为安
- 《我们与恶的距离》,舆论的复杂性,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
- 女子借给贫困夫妻20万元创业,落魄后讨要被拒,女子一怒之下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