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巫溪|巫溪红池坝,坐看风云变幻】
文章图片
红池坝 , 是旅游巫溪必玩之处 。
它有三个霸气的“最” , 分别为世界最大的云中花海 , 西南最大的高山草原和南方最大的观雪胜地 。
云中花海
走进红池坝 , 就走进了群山环抱的辽阔 , 这里的山水给人赏心悦目之坦荡 , 赐心灵以空灵之歌 。
四季
那首歌唱出了山中四季 。
春天 , 原上花开 。 正适宜念着那句浪漫的句子 , 所谓“原上花开 , 可徐徐归矣” , 悄悄走进云上花海 。
春华
巫溪人善植 , 在野花遍地的高山草原不是那么锦绣的地方 , 栽下了一片片花海 。 春日斑斓便在这千米海拔的山谷间处处呈现 。
夏天到来 , 天高云淡 。 天帝在蓝空放牧白云 , 牧民在草原放牧牛群羊群 。 爽朗的风从远方吹来 , 灿烂的阳光在草地上书写金色的诗篇 。 我们停在这里的幸福将被诗人忠实地记录下来 , 如星月一样 , 总在不经意间闪耀 。
秋季 , 赏的是红池坝层林尽染 , 看万山红遍 。 在秋霜侵袭山林的那个短暂季候 , 这里一树树如火如荼的妖艳 , 将世界都变得妩媚可爱 。
雪国
还是冬天最精彩 。 红池坝四处银装素裹 , 黑白分明 。
天地显得既简单又深情 。 此际适合呆坐在某栋木屋之窗前 , “忧郁”地打量雪花漫天 。 许多往事像棱角分明的飘零“花瓣” , 在懒洋洋的注视下覆盖心田 。
当然 , 雪霁之际要勇敢地踏进雪原 , 雪碎的声音在脚下蔓延的时候 , 就好像少不更事的自己 , 在轻轻朗诵着屏蔽了功利性的诗篇 。
岁月
红池坝有些不一样的历史 , 注定了它的过去与众不同 。 虽然 , 不了解往事 , 并不意味着打卡红池坝就索然无味 。 但在游览时掌握它曾发生过的故事 , 显然将为该趟行程增加情趣 。
在红池坝开发之前 , 此地曾出土过一套楚国编钟 , 沾满铜锈的青铜乐器 , 叩之依然洋洋悦耳 。
春申君
更加鲜为人知的是 , 红池坝地区古代是个高山湖泊 , 湖边就是战国四君子之一——春申君黄歇的故居 。
当时 , 该高山湖泊聚千峰之流 , 蔚为壮阔 , 古人名之为“万顷池” 。 当地人则称其为“洪池” 。
不知何时起 , 湖泊低洼处塌陷形成天坑溶洞 , 大部分湖水消失 , 仅余一面积不大的水池 , 其他湖底则形成淤积平坝 , 逐渐被植物覆盖 , 成为了高山草原 。 人们称其为“洪池坝” 。
再后来 , 红军曾在此驻扎活动过 , 为纪念红军 , 人们便改“洪”为“红” , “红池坝”的名字正式确立了下来 。
历史在文字中只需要寥寥几句便能交代得清清楚楚 , 但瑰丽豁达的景致中如果加上历史的思考 , 它动人的魅力必将使人更加难忘 。
遐想
譬如我 , 假如我站在芳草萋萋的红池坝上 , 我当以视线去邂逅池边林下的草庐 , 遐想战国时期自己不问天下 , 躬耕田野的逍遥 。
倘若我是彼时之黄歇 , 我不会离开美丽的故乡 , 就在这里 , 守每年的花开花谢 , 看每一日的云起云收 。 就在故乡 , 爱一个该爱的女人 , 生一个不会史书留名的孩子 。 跟爱人一起 , 幸福地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 , 娶妻生子 。
要和身边人一起慢慢变老 , 青丝化雪 , 就像红池坝的冬日…
红池坝的美像楚辞般热烈 。 就像《九歌》、《离骚》中的句子 , 华丽得很难翻译 。
我下意识地在这自然的明丽下想起文化的意义 。 尽管 , 这并非一场游山玩水的旅行需要具备的张力 。
据我所知 , 红池坝地区古代有段时间属楚国之境 , 夸张与神话的叙事方式让这一地区的文化深埋神秘的基因 。 而“巫”这个字 , 很深刻地代表了这种神秘 。
但是 , 文化归根结底 , 无非是对某个地域生产生活活动的总结与抽象 。
光芒
它以集中的光芒反哺当地的人们 , 用一代又一代人总结提炼的经验指引大家走向未来 。
因此 , 不管是“巫楚文化”也好 , “巫咸文化”也罢 , 它的内核始终是积极且指向美好的 , 我们就有传承并发扬它的责任 。
推荐阅读
- 草原|在乌蒙大草原邂逅诗与远方
- 巫溪|巫溪这个上古盐都,兴盛千年一朝落没,断壁残垣游客却很多,为何
- 摄影师|144处极致秋水,中国秋水地图出炉
- 古镇|巫溪的千年古镇,昔日繁华延绵数公里,如今残垣断壁游客却喜欢
- 草原|一起享受大自然的美
- 草原|日照游记,能够留住夏天的城市,国庆节日照旅游攻略
- 草原|冬季最冷的地方是哪里?
- 内蒙古|一生总该有一次,去内蒙古过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