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深度和广度越来越大 , 很多地外天体 , 特别是类似地球的岩质系外行星相继发现 , 人类对宇宙的起源和发展演化的认知越来越深入 。 然而 , 对于脚下的地球 , 在很多方面人类还无法涉足 , 比如辽阔的海洋、神秘的海底世界、无垠的沙漠、危险的热带雨林等等 。
什么是“天坑”
除此之外 , 还有一种非常奇特的地貌点缀在地球上 , 那就是“天坑” 。 所谓天坑 , 从地质学上来说 , 就是一种特大型的喀斯特“负地形” 。 喀斯特地貌大家应该比较熟悉 , 它是地下水和地表水长时间对可溶性的岩石进行溶蚀与沉淀 , 并在重力影响下所发生的坍塌、堆积等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奇特地貌 。
而所谓“负地形” , 就是这种地貌单元并非呈现在地表 , 而是在地下 , 可溶性岩石被较深的地下水冲刷溶蚀 , 形成了巨大的内部空洞 , 拥有着陡峭的岩壁 , 并且往往与地下河相通 , 形成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生态系统 。
我国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较为广泛的国家之一 , 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和云南等省区 , 而我国的“天坑”数量也处于世界的前列 , 特别是广西乐业县 , 以“盛产”天坑而闻名世界 , 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 。 前不久 , 我国科学家又在乐业县境内的平娥村 , 发现了一个深达192米的巨大天坑 。
广西新发现“天坑”的奇特之处
一队由洞穴学家和洞穴探险者组成的研究团队 , 在发现这个天坑后 , 利用绳索慢慢进入天坑内部 , 发现在天坑的裂缝中有3个洞穴入口 , 而且让人惊奇的是 , 在裂缝的底部还生长着很多高达40米以上的古老树种 , 它们的树枝一直伸向天坑的入口 , 在那里吸收着难得的阳光 。
在进入到天坑内部以后 , 研究人员对洞穴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观测 , 发现天坑空洞的长度达300多米 , 宽度有150米左右 , 再加上深度达190米 , 这种规模的天坑 , 在世界上是非常罕见的 。
除此之外 , 研究团队在洞穴底部还发现了“异样”的生物世界 , 除了一些古树之外 , 在天坑的地面上还生长着茂密的灌木丛 , 高度都在1.5米左右 , 正如随队进入的媒体记者所说 , “如果知道在这些洞穴中发现了迄今为止科学从未报道或描述过的物种 , 我不会感到惊讶” 。
像这样的别样洞天 , 除了阳光照射较少以外 , 具备了生物能够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 在洞穴天然的屏障作用下 , 既为生命提供了避难所 ,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隔绝了与外界的基因交流 , 有可能形成与不被人们所知的生物群落 , 生物的生长方式和生活习性可能与外界的截然不同 。
天坑形成所需要的条件
与地面上可见的喀斯特地貌相比 , 天坑的形成条件既有相同因素 , 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 首先是岩石条件 。 天坑内部的岩石必须是以石灰岩为主体 , 岩层的厚度也要足够大 , 这样才能保证长期冲蚀后的天坑内部空间的宽阔性 。
第二是包气带条件 , 所谓包气带是指含有气体的岩层 , 其厚度也要足够大 。
第三是岩层的走向 , 最好要与地面平行 , 这样在内部被“掏空”以后 , 在重力作用下 , 上层的岩石和地面才会发生倒塌和下陷 。
第四是水文条件 , 洞穴内部要有长期流动的地下河 , 地下河的水位也要够深 , 这样才能保证天坑的深度 。
第五是气象条件 , 区域的平均降雨量要足够大 , 这样才能保证地下水的有效补给 , 同时也能加大地下河的流动速度 , 能够将倒塌下来的岩石给冲走 。
因此 , 并不是所有喀斯特地貌的区域 , 都有形成天坑的条件 , 必须上面5个主要因素都同时具备才有可能发生 。 当微酸性的雨水流经土壤和岩石时 , 会吸收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 , 使地下河变得酸性更强 。 然后通过地下河的流动 , 冲过基岩的裂缝 , 慢慢地将它们扩大成隧道和空隙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当洞室变得足够大时 , 上面的岩层和地面会逐渐坍塌 , 形成巨大的天坑 。
推荐阅读
- 历史上有名的3件文物,科学无法解释,祖先似乎比我们更有智慧
- 物理学家说:宇宙不可能永恒存在,因为这不符合热力学第二定律
- 设计寿命6个月却工作了8年,印度极地预算火星轨道器任务终止工作
- 科学证据证实:镜子在欺骗我们?镜子中的你, 或许并不是你的真实样貌!
- 未来新药来自海洋吗
- 科学家认为,其他星球上存在地外生命,寿命可能是人类的好几倍
- 夺舍真的存在?脊髓移植手术后,长相、精液都在逐渐接近捐赠者
- 如果百万吨重的黄金小行星撞击地球,会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吗?
- 吞噬星空:洪与李耀施展的光线领域,罗峰在谁的领域下将他击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