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刘邓收到毛主席绝密电报,二人看后冷汗直流,当即烧毁密令( 二 )



电报上说 , 陕北情况非常艰难 , 如今需要的是争分夺秒 , 并且在挺近大别山时陕北还没有办法为他们提供支援 。 看到电报里毛主席为他们分析的情况 , 刘邓二人明白 , 此刻陕北的情况不容乐观 , 他们就是全军的希望 。

在决定前往千里之外的大别山的时候 , 众人都知道 , 他们走的这招是个险棋 , 而结果无非就三种 , 第一种 , 大部队到达不了大别山 , 这个结果就是刘邓大军全军覆没;第二种是部队到达了大别山 , 但是没有站稳脚跟 , 最后只能返回根据地继续打游击 。
第三种则是 , 部队到达了大别山 , 并在这里生存扎根 , 为战略反攻拉开序幕 。 为了避免前两种情况的发生 , 他们做了一些列措施 。

在这场行动中 , 速度成为了决胜的关键所在 , 所以 , 刘邓二人下令 , 在行军过程中 , 如果遇到敌军 , 那就以跑代打不要恋战 , 可即使这样 , 行军过程也是十分困难的 , 就拿黄泛区来说 , 当时正值雨季 , 黄泛区满是泥泞沼泽 。

当大部队到达这里后 , 战士们的双脚经常会陷到淤泥里 , 这严重阻碍了行军速度 , 为了加快速度 , 他们又不断舍弃重武器 , 这也导致了后期作战时我军损失惨重 , 不过这也表明了我军坚决执行命令的决心 。

黄泛区
不仅如此 , 黄泛区一眼望去 , 只能看到一些坍塌的民房 , 在一些地方 , 积水甚至都到了肚脐处 , 除了水深路难走外 , 这里还荒无人烟 , 战士们吃饭休息都是问题 , 可即使这样 , 他们仍然没有停下脚步 。

在汝河边的时候 , 刘邓大军与国民党军狭路相逢 , 此时我军面对的局面是前有阻军后有追兵 , 在紧急关头 , 刘邓二人鼓舞士气 , 经过一天的战斗 , 战士们架浮桥冲过了汝河这道防线 。
很快他们就来到了淮河边 , 这是前往大别山的最后一道关卡 , 在这里 , 战士们为了迅速过河 , 把手边能用的一切工具都用上了 , 而蒋介石显然也看出了我军的意图 , 于是紧急调派20个旅前来支援 。

这时 , 天公作美 , 刘邓大军渡过淮河刚走了5里远的时候 , 天空就下起了大雨 , 随之而来的就是河水暴涨 , 而国民党军则被这条河给拦住了前进的脚步 。 经过20多天的行军 , 部队终于到达了大别山 。
远在陕北的毛主席收到消息后也是松了一口气 , 而后笑着说:“我们的革命战争第一次转为战略进攻 。 ”

虽然到达了大别山 , 但是想要站稳脚跟还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 因为当初红军走后 , 大别山成了国民党军的报复对象 , 所以这里的百姓吃了很多苦 , 如今再来 , 如果再走 , 那么遭殃的还是他们这些百姓 。

听到这里刘邓二人意识到 , 如今困难的不仅是在这里建立根据地 , 还需要处理好与老百姓之间的关系 , 于是他一方面安慰老百姓 , 告诉他们这一次来了就不走了 , 另一方面 , 他在部队里下了命令 , 凡是发现部队有人强奸妇女、掠夺百姓财物等一律枪毙 。

当时 , 警卫连的副连长拿了店老板的东西没给钱 , 邓小平知道后直接下令军法处置 , 看到他这样做 , 老百姓也纷纷求情 , 表示副连长只要知错能改就行 , 希望能够放过这个骁勇善战的战士一马 。
然而邓小平再三思考过后 , 最终还是决定执行枪毙 , 只有这样战士才不会再做出违反军令的事儿来 。

【1947年刘邓收到毛主席绝密电报,二人看后冷汗直流,当即烧毁密令】再来说说为什么要烧毁密令 , 当时这份电报一方面是3A级别的 , 按理应当销毁 , 另一方面 , 电报内容关乎我党生死存亡 , 一旦被敌人知晓 , 我军将陷入极危险的境地 , 为了不被敌军知晓我军计划 , 烧毁是理所应当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