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山|潇洒太行五指山

五指山|潇洒太行五指山

潇洒太行五指山文.师美素

山的形成 , 科学说山是大自然的造化 , 是地球地壳运动的结果 , 大自然的力量让山成了海 , 海成了山 , 山蕴含了大自然的力量 。 神话说是盘古开天地的结果 , 一座山就是崩出的一块石头落地形成的 。 俗话说扛得住涅槃之痛 , 才配得上重生之美 。 山经历了天崩地裂的演变 , 因此有了巍峨雄壮形象 。 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就是高大壮美 , 人常常把山比作父亲 , 是因为山有和父亲一样撑起责任的脊梁 。 山彰显巍峨雄壮的风采 , 也蕴藏憨厚朴素的品格 。 山有豪迈的气概 , 也有俊秀的容颜 。 山或奇险、或逶迤、或平坦、或突兀、或温柔、或呼啸 , 时而鬼斧神工 , 时而平淡无奇 。 山像父亲一样和蔼慈祥 , 山像教师一样文质彬彬 , 山像军人一样英俊刚强 , 山又像母亲一样大爱无疆 。 山的柔情就像太极拳能以柔克刚 , 没有任何压力能让山屈服 , 山却让流水为之改道 , 城市依之环绕 。 山的浑厚坦荡容纳万世 , 山的虚怀谦胸汇聚百川 。
我热爱山 , 敬仰山 , 崇拜山 。 总愿意携友结伴去登山 。 我记得泰山日出沐浴在历代名家石刻上的光芒;我记得华山一线天两面耸立的万丈绝壁;我记得黄山迎客松从来不减的热情;我记得武当山道家文化弥漫的金顶;我记得神农架野人谷神秘的气氛;我记得嵩山少林寺的僧墓塔林;我记得普陀山观音菩萨修行的圣境 。 然而我今天要说的却是太行群山中的一座山 , 它叫太行五指山 。 太行山旧名五行山 , 在大唐李渊征西定国时 , 改名两界山 。 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 , 为山西东部、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界山 , 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 。 据《西游记》叙述 , 五行山是如来佛五指化成压孙悟空的山 。 孙悟空搅乱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之后 , 被玉帝捉拿 , 后来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被锻造了整整四十九天 , 最后孙悟空破炉而出 , 反而练成火眼金睛 , 大闹了天宫 , 天庭出动了所有兵将 , 都没人能打败他 , 最后一直打到了凌霄宝殿的门前 , 骂玉皇大帝为老儿 , 无奈之下 , 玉帝请来如来佛祖帮忙 。 如来佛跟孙悟空说 , 打一个赌 , 看孙悟空能不能翻过自己的五根手指头 , 孙悟空还是太过单纯上了当 , 被如来佛祖一个巴掌压在了五行山下面 。 孙悟空闯了那么大的祸 , 玉皇大帝和如来佛为什么还要留他性命呢 , 我们看看孙悟空的背景就知道了 。 传说女娲娘娘巡山采五色石补天 , 一日走累了 , 坐在一石上休息 , 此石乃盘古开天辟地时的一块神石 , 石头的精气与女娲娘娘的卵气交媾孕育出了孙悟空 , 有这样的父母 , 谁不得留个面子 。 再传说孙悟空师傅菩提老祖 , 乃燃灯佛或着就是如来佛的化身 , 孙悟空的所作所为都是佛祖导演的 , 为的是历练孙悟空 , 正所谓经得起涅槃之痛 , 才配得上重生之美 。 孙悟空经得住了九九八十一难 , 最终修成正果 , 成为战斗胜佛 。 大家都知道当年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的故事 。 但大家都不知道孙悟空到底被压在五行山的哪座山下 , 据考证 , 就是被压在太行山腹心地涉县境内的五指山下 。 难怪如今成为国家4A级景区的太行五指山的山旨是:太行五指山 , 大圣五百年 。

记得“太行五指山杯”全国征文活动启动仪式上 , 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王军旗说 , 全国有七座叫五指山的山 。 我问五指山景区董事长杨辛酉 , 全国这么多五指山 , 我们征文写五指山 , 读者会弄不清写的是哪座五指山 , 别给人家做了宣传 。 杨辛酉笑笑说 , 咱的太行五指山是注了册的 , 网上一搜就知道是咱的五指山 。 他说话时充满自信的神情 , 不容置疑的口气 , 让人感受到他与山的交融 , 与山的默契 , 与山的深情 。 这种感情是农民对土地 , 工人对机器 , 军人对佩枪 , 科学家对研究成果的那种感情 , 是萦绕在心房间 , 流动在骨子里的那种刻骨铭心的感情 。
人来世上 , 能够潇洒走一回是再好不过的事了 , 然而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 杨辛酉做到了 , 而且做的很潇洒 。 我问过杨辛酉 , 为什么叫辛酉 , 他说命中五行缺金就起名叫辛酉了;我还问过杨辛酉 , 怎么走上了改变大山的道路 , 他说这是一直萦绕在心里的梦想 。 这似乎是命中的注定 , 他选择了五行属土的大山 , 土生金 , 大山弥补了他五行的缺金 , 他在改变大山的过程中彰显了大山的秀美 , 诠释了人生的价值 。 大山厚德载物 , 他能按照心中梦想与大山对话 , 与大山交流 , 与大山同甘共苦 , 大山回报给他的一定是成功人生的潇洒 。 从进山开拓到国家4A级景区诞生 , 他用了二十年时间 , 完成了从银行行长到“山大王”的华丽转身!两个职务似乎毫不相干 , 却在一个人身上完美合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