鳄雀鳝的卵呈淡绿色 , 粘性很强 , 一般都附着在浅水区水草上 , 而且它们的卵还带鱼鳞毒素 , 一旦被鱼类食用 , 几分钟内就会直接死亡 , 这导致很多水生生物 , 都不敢接触鳄雀鳝的卵 。
而且作为外来物种 , 鳄雀鳝的卵一旦入侵到陌生水域 , 就会引起本土鱼类的误食 , 导致该水域内的鱼类产生大量伤亡 , 所以在鱼类危害榜上 , 鳄雀鳝的排名远远高于大白鲨 。
不仅如此 , 鳄雀鳝的寿命也很长 , 它们的平均寿命可达50岁 , 最高寿命可达75岁 , 如此长的寿命 , 让它们可以肆无忌惮地繁殖后代 , 可以说一旦外流危害无穷 。
3.鳄雀鳝身披“铠甲” , 成年没有天敌鳄雀鳝被称为“淡水杀手” , 它们只有在幼年时会被鳄鱼捕食 , 成年后基本没有天敌 , 无论在哪里都是食物链的最顶端 , 不过作为能在咸水中生活的鱼类 , 就是不知遇见鲨鱼会怎么 , 毕竟目前还没有鳄雀鳝和鲨鱼的战斗记载 。
鳄雀鳝最强的“法宝”就是它们的鱼鳞 , 它们的鳞片十分的纯粹 , 硬度和人类的牙齿差不多 , 就算是弹片都无法轻易打穿 , 而且每片鱼鳞的边缘都长满了锋利的锯齿 , 在防御的同时还能进攻 。
如此强悍的防御力 , 让鳄雀鳝极其难杀 , 普通的食肉性鱼类 , 就算用尽全身力气也无法破开它们的防御 , 甚至连渔民在处理鳄雀鳝时 , 都需要用大锤子和电锯 , 才能将它们剖开 。
不幸的是 , 鳄雀鳝自从被当成观赏鱼引入国内后 , 经常因为食量太大 , 被很多饲养者抛弃 , 或在野生水域随意放生 , 而这些被随意投放的鳄雀鳝 , 作为外来物种是没有天敌的 , 因此一旦适应环境 , 便会对当地水域造成严重的破坏 。
4.鳄雀鳝体内含有一定毒素 , 而且极其难吃提起入侵物种 , 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小龙虾 , 那么鳄雀鳝能否像小龙虾那样 , 靠吃来解决呢?答案是否定的 , 因为鳄雀鳝不仅卵有毒 , 它们的肉还含有一定的毒性 , 一旦误食后果极其严重 。
不仅如此 , 据说鳄雀鳝的牙齿、内脏也带有毒性 , 而且肉质极差 , 土腥味极重 , 非常难吃 , 因此就算是什么都吃的广东人 , 都不愿意食用它们 , 可见鳄雀鳝是多么的令人讨厌 。
很多人都不知道 , 早在2014年 , 我国南方水域就已经出现鳄雀鳝种群了 , 而且扩张速度极快 , 产生的影响甚至比食蚊鱼和福寿螺还要严重 。
毕竟作为入侵物种 , 没有天敌鳄雀鳝 , 可以任意生长、任意捕食 , 久而久之 , 数量就越来越多 , 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 所以面对鳄雀鳝我们只能发现一条 , 就清除一条 , 尽可能限制其生长 。
鳄雀鳝的战斗力
鳄雀鳝是一种极其凶猛的鱼类 , 成年后更是无敌般的存在 , 可以说所到之处 , 无“鱼”能挡 , 恐怕只有鳄鱼、巨骨舌鱼能与之争锋 。
1.鳄雀鳝体型庞大 , 杀伤力也很恐怖鳄雀鳝体型庞大 , 它们的平均体长超过2米 , 超过了人类的身高 , 平均体重超过120斤 , 这样的体型看起来就不是善茬 , 而且鳄雀鳝还长着一张鳄鱼式的大嘴巴 , 一口就能将猎物直接咬断 。
鳄雀鳝的蛮力也十分惊人 , 它们强壮的身躯 , 据说就连渔网都困不住它们 , 鱼竿更会被它们轻易扯断 , 一般有它们的水域都会被搅得天翻地覆 , 所以鳄雀鳝理所应当的成为了水中恶魔 。
不仅如此 , 鳄雀鳝的攻击力也很强大 , 美国动物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 , 把100条食人鱼和一条鳄雀鳝关在一个水池中 , 结果鳄雀鳝仅用7天 , 就将食人鱼全部击杀 , 而自己却只受了一点皮外伤 。
可见鳄雀鳝的杀伤力是多么的恐怖 , 就算凶猛的食人鱼群都不是它们的一合之敌 , 可以说仅凭这一点 , 叫它们“水中杀手”一点都不过分 。
2.鳄雀鳝牙尖嘴利 , 而且很善于偷袭鳄雀鳝属于大型硬骨鱼类 , 除了体型庞大外 , 它们还有一张十分可怕的嘴 , 它们的嘴巴非常宽阔、粗壮 , 嘴巴中还长满了锋利的牙齿 , 可以轻松撕开鱼类的鳞片 , 就像真正的鳄鱼一样 , 让人看了就觉得心惊胆战 , 感觉就像回到了传说中的恐龙时代 。
鳄雀鳝还是一种喜欢偷袭的捕食者 , 而且捕杀猎物速度极快 , 它们经常借助水草的掩护 , 埋伏在猎物的必经之路上 , 然后蹑手蹑脚地靠近 , 等猎物放松警惕后 , 再发动近距离突袭 , 给与猎物雷霆般的打击 。
而且鳄雀鳝一旦咬住猎物 , 就会死死的钳住猎物 , 无论如何都不松口 , 并拖着猎物在水中不停游走 , 直到猎物死亡后 , 再将其生吞入腹 , 因此鳄雀鳝又被人称为“火箭幽灵” 。
推荐阅读
- 安徽一村子疑出现水怪?8斤大白鹅被拖下水,至今仍没找到真凶
- 放生了几十箱矿泉水,我差点被佛寺供了起来
- 30000条被困江鱼放生长江,网友:鱤鱼咋也放生,不怕吃光鱼吗?
- 敢捕食鳄鱼的美洲豹为啥连食蚁兽都怕?
- 我国首位冷冻人杜虹,花75万冷冻保存头部,计划2065年复活重生
- 在火星任务之前,宇航员应该会访问地球的“姊妹”行星金星
- 面对不断涌入的入侵物种,我们该如何应对?
- 祝贺!中科院院士刘竹生入选国际宇航联合会名人堂
- 世界上唯一视人类为食物的动物,每年食人事件超过1000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