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峰:马斯克促成美俄合作,中国面临严峻的挑战( 三 )


前者诉诸于人性中的贪婪趋利特质 , 通过因势利导的市场分工和竞争 , 促进优胜劣汰和整体福利提升;后者则诉诸人性中的避害本能以及集体主义认同意识 , 通过组织动员来激发一个群体的最大战斗力 。

当然 , 这两种从外部习得的体制基因相互之间仍存在一定的排异反应;因此 , 在新的时代来临之际 , 如何以中庸之道调和东西方文明的“阴阳二气” , 实现个体价值和集体价值的融合 , 成为决定未来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
当前国际局势的不断发酵表明 , 在霸权主义一手操纵之下 , 原有的世界单极发展格局已经被打破;这也代表着二战之后在美国建立的战胜国联盟规则体系下世界各国相互妥协形成的和平发展格局已经不复存在 , 全球各个区域的主要国家多元化竞争的混乱时代已来 。
宇宙学派认为 , 在大约150亿前 , 宇宙还未诞生 , 世界处于没有中心、没有边界的混沌状态 , 那个时代也被称之为鸿蒙时代;如今 , 世界又在回归那种鸿蒙的时代 , 环顾一下周围发生的各类事件 , 我们可以发现世界的确正在趋向混沌化 , 国与国的边界因各种冲击而模糊 , 主要国家之间的利益与冲突也开始互相交叉 。
东方文明的辉煌再现 , 将带给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多一个选项 , 然而实现这一目标仍然任重道远 。
“人民有信仰 , 国家有力量 , 民族有希望 。 ”这是习近平主席一再强调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主要任务 。
在中华文明探源方面 , 丰富多彩的中华神话将发挥重要作用 , 中华神话也一直都是我们这个国家的文化自信也是科技创新的最大源泉 。

回顾过去 , 自远古鸿蒙时代脱颖而出的“鸿钧”神话体系 , 由此诞生了农耕文明和科学盛行的古代中国 , 在那个特定的年代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 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做出了卓越贡献 , 也激励了一批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艰苦奋斗的华夏儿女 。
因此 , 与其说“鸿钧”是我们共同的祖先通过口口相传而留下的神话典故 , 还不如说这是一种振奋人心并能够引领炎黄子孙为之奋斗的力量源泉 。
着眼现在 , 需要批判性地继承农耕文明和古代科学的精华 , 将以服务中华文明探源为使命 , 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 , 在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任务过程中 , 通过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 为人民群众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表率 。
展望未来 , “鸿钧”神话通过灵境技术汇集大成智慧 , 向全世界展现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山海画卷 , 不仅仅是向大自然索要 , 更是与自然和谐共存 , 最大程度地挖掘出自然生命的潜力 , 这样的创新也必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
中华文明以龙为图腾的传承 , 始于农耕文明时代 , 是伏義以“鸿钧”为源而构建的与自然生态和谐共存的科技蓝图;如果能够将龙的传说通过更新的科技成果予以呈现 , 与现实的美好生活相结合 , 就一定能够将中华文明再度发扬光大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 我们对多维宇宙的认识也将越来越深 , 我们终将有人达到当年伏羲的水平 , 认识神话图腾的本质并不仅仅止步于虚构传奇 , 并将因此而得到的启示与科技进步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重新焕发生命力 。

《道德经》讲到的道生一 , 一生二 , 二生三 , 三生万物 , 循环理论就是这个道 , 就是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 。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就是八卦理论的另一种说法 , 指的是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客观规律 。
农耕文明时代 , 耕种庄稼就是利用草木循环的自然规律 , 配合季节的循环、水土的循环等生态环境演变而提高生产力 。
万事万物的发展和演变 , 都逃不出生态循环这一运作方式 。 日出月落 , 斗转星移 , 花开花谢 , 草长莺飞 , 这是我们看得见的循环 。
地球的生态环境变化 , 几乎每隔万年左右会重启一次 , 南北气候也会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 , 这些都是我们很难用肉眼看得到的生态大循环 。
《山海经》所记载的昆仑之丘 , 也就是中华“鸿钧”神话体系里伏羲女娲制定伦理道德的地方 , 祖先在那里对生活和自然现象进行总结 , 归纳出一定的伦理来 , 让人们遵守 。
当然《山海经》记载的大多是人民群众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 , 而真实的山海之间 , 蕴藏着更多的是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的宝贵生态财富 。
时至今日 , 随着全球化的扩展 ,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文明登上世界舞台 , 由此伴生的矛盾和问题错综复杂 , 原有西方文明背景下非黑即白的单一逻辑 , 已无法适应文化多样性的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 ,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 面对新的使命 , 迎接新的鸿蒙时代 , 开启新的奋斗征程 , 呼唤中华文明开辟新的创世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