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地球的资源危机是笼罩在人类社会发展之上的阴霾 , 航天学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人类找到适应居住的第二家园 。
经过长时间的搜寻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找到了一颗被称作“孪生兄弟”的星球 , 这里一年有三百八十五天 , 有山有水 , 而且根据望远镜的数据 , 这颗星球上也有类似于地球的大气层 。
什么是“类地行星”?
系外行星被认为是地球上最接近的行星 。 它们还拥有行星表面大气中的氢、氦、硫等被分解成氢气和氦氧(或说是氧和氦)其表面具有液态水 , 类地行星的定义认定可以让我们对各种不同的天体进行更好的归类 , 特别是对有可能存在的行星进行专门的研究 。
生命的出现是无数的偶然碰撞到一起才能产生的必然 , 在数以亿万级的星球中 , 类地星球的数量少的可怜 。
想要在星球上产生生命有一个大前提 , 行星必须在恒星宜居带内 。 行星与恒星的相对位置是能否产生适宜温度和湿度的关键 , 由于生命产生的条件极为苛刻 , 如果距离过近 , 受到恒星散射出的大量辐射而使水分蒸发 , 大气流失 , 那将成为熔岩炼狱 , 如果距离恒星太远 , 无法接受足够的辐射致使滴水成冰 。 温暖的海洋 , 厚重而保暖的大气层 , 只有行星具备这两点特征 , 才算是具备孕育生命的温床 。
仅仅处于宜居带内远远不够 , 这仅仅是产生生命的最初级条件 , 生命的形成就像是金字塔结构 , 宜居带可以视作是金字塔的塔基 。
行星是否拥有天然卫星则在金字塔塔基之上的第二层条件 , 生命的形成需要数以亿万年的超长时间进行演进 , 卫星更像是行星的盾牌 , 他可以为行星抵挡绝大多数来自外太空的不速之客 , 也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脆弱的初级生命不因陨石撞击而消亡 。
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 , 现在我们可以观测到的宜居带行星数量只是九牛一毛 , 能够确认的只有其中的54颗 , 在2015年 , 美国NASA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 , 在宜居带的54颗行星中 , 只有四颗星球可以被识别为四颗类地行星 , 接近十分之一的比例 , 这已经将存在地外生命的可能性提高了数个重量级 , 按照现有估算的5亿个宜居带内行星来看 , 类地行星的数量将超过千万颗 。
这次发现的类地行星的名字是开普勒-452b , 远远看去 , 它和地球的相似度可达到百分之九十 。 它本身是一颗由硅酸盐岩石构成的岩石行星 , 表面是固体 。
但由于技术的局限性 , 人们对里面有颗行星只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 就像雾里看花 , 水都不知道那是一颗怎样的行星 。 直到2015年 , 更加先进的望远镜投入使用后 , 人们才终于能较为清晰的一堵他的芳容 , 清晰的视野中 , 开普勒-452b被认定为一颗类地行星 。
可是 , 人们对开普勒-452b的认知也仅仅是看清了而已 , 经过测算 , 开普勒-452b到地球的距离为1400光年 , 要知道 , 光从太阳到达地球仅仅需要8分钟 。
这颗行星的重力和体积都是地球的数倍 , 这意味着人类工程设备想要在这里达到地球上的运动效果 , 需要耗费地球上数倍的能量 。 开普勒-452b大气层所构成的温室效应也可以让他的大气温度操持在一个较为舒适的区间 。
自从开普勒-452b被认定为类地行星之后 , 有关于他的学界争论就没有停止过 , 一些专家认为 , 质量仅为地球5倍的开普勒-452b充其量只是一个迷你海王星 。
无论开普勒-452b在概念上属于哪一类 , 毫无疑问 , 他和地球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
开普勒——452 b以385个地球日围绕恒星沿椭圆轨道公转 , 仅比地球上365天多20天 。 这意味着在开普勒-452b的地表也会存在着四季变化 。 开普勒-452b也有一颗和太阳差不多大的恒星 , 虽然他的恒星比太阳大11% , 也比太阳热20% 。 这在动辄比太阳大数万倍或数百万倍的其他恒星和行星中 , 开普勒-452b简直是未来人类移民的首选 。
推荐阅读
- 黑洞是怎么形成的?如果人被卷入黑洞,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 NASA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图像在X射线过滤器下发光
- 太阳系内人类太空移民的几大目标天体,哪个才是最佳选择?
- 骄傲!“祝融”号着陆火星只是前戏,我国宇航员将在10年后抵达
- 行测言语理解题:如何快解推断下文题
- 太阳的寿命还有50亿年,留给人类的时间却不多,科技将改变命运
- 火星上有真菌?有人发现火星上的蘑菇,真的有生命?
- 时间尽头的黑矮星超新星爆发
- 地球上的笑点已经满足不了你了么,10部外星喜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