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王立华绑架著名明星牵出大案,枪决前遗愿:给监狱送锦旗( 二 )



面对这个曾经嚣张跋扈、草菅人命的犯人 , 孙所长问道:“如果你从头来过 , 你还会选择这条路吗?”
王立华思索良久 , 坚定地摇摇头 。
临别时 , 王立华对孙所长说:“如果每一个警察都像你们这么好 , 那么离开监狱的人都不会再回来 。 ”
然而 , 这份后悔已经来得太迟 , 远远不足以抵消王立华之前犯下的罪过 。
二、逼迫父母离婚的“混世魔王”王立华 , 1977年出生于北京市的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 。
王立华从小性格顽劣 , 他不爱读书 , 喜欢和小伙伴们打打闹闹 。 小时候他就发现 , 靠给小伙伴一些小恩小惠 , 就能聚集一群小朋友 , 来共同对付他的“敌人” , 这让他十分沉迷于“当老大”的虚荣之中 。

逐渐懂事之后 , 王立华意识到了有钱的好处 。 只要有钱 , 他就能吸引更多小朋友跟着他、心甘情愿地做他的“小弟” 。 于是 , 他动了偷家里钱的心思 。
第一次偷钱的行动成功后 , 王立华便一发不可收拾 , 频繁地在家中翻箱倒柜 , 寻找父母放钱的地方 。
王立华的母亲很溺爱这个儿子 , 即便察觉出家中的钱数不对 , 也不会怀疑到儿子头上 , 这些事情就不声不响地过去了 。
受到鼓舞的王立华已经不再满足于从自己家里偷钱 , 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学校中老师的钱包 。
在一次失败的偷窃行动后 , 老师们把王立华的爸爸叫到了学校 , 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告诉了他 。

联想起自己钱包经常性地少钱 , 愤怒的王立华父亲当即便对这个不成器的儿子一顿拳打脚踢 。 平时 , 父子二人间的关系并不和睦 , 王父是棍棒教育的奉行者 , 惯常用一顿毒打对待顽劣不羁的儿子 。 而王立华也十分讨厌父亲的管束 , 两人间吵闹不断 。
在父子爆发这场激烈的冲突之后 , 12岁的王立华在愤怒中离家出走 。
疼爱他的母亲心急如焚 , 不吃不睡地找了他整整三天 , 才找到了露宿街头、蓬头垢面的他 。
见到母亲之后 , 王立华并没有对憔悴不堪的母亲表露出一丝心疼 , 反而冷冰冰地对她说:“你跟他离婚吧 , 不然我永远不回那个家 。 ”

母亲一开始感到震惊 , 但她发现儿子不是在耍小孩子脾气 , 而是在严肃地逼迫她 。 而她又实在溺爱这个儿子 , 万般无奈之下只得跟丈夫离婚 , 自己一个人带着王立华和他的姐姐搬到了别处 。
脱离了父亲的管束 , 王立华更像一匹脱缰的野马 。 整个少年时期 , 他不断地纠集其他不良少年 , 每天沉迷于旷课、打架 。
后来 , 王立华的母亲看他实在不是读书的料子 , 便把他送到了工读学校 , 希望他能学一门足以安身立命的手艺 。
而王立华并没有安分地学习 , 相反 , 他认识了更多不良少年 , 学到了更多犯罪的方法 , 开始不断地偷窃、抢劫他人财物 。

每次偷盗被人发现 , 王立华都会被送到看守所 。
看守所的工作人员看他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 , 也没怎么难为他 , 批评教育一番就让他回去了 , 这让王立华变得更加猖獗 。
1995年7月13日 , 17岁的王立华伙同他人手持菜刀和假手榴弹 , 闯入居住在丰台区的一个浙江商人住处 , 抢劫了手机等价值2万多元的物品后 , 被警方逮捕 。
1995年11月28日 , 丰台法院以抢劫罪判处王立华有期徒刑9年 。
在监狱中服刑的日子里 , 王立华的反社会人格不断加剧 。 按理来说 , 他虽然走上了歧途 , 但只要认真改造 , 还是有改变命运的可能 。
事实上 , 他却是假装出一副努力劳动、认真改造的样子 , 心里却对这里的改造教育充满不屑 。

在监狱中 , 更早入狱的犯人们都欺负这个新来的小伙子 , 时常把自己分内的活儿丢给他 , 一旦拒绝就要被拳打脚踢 。 这时的王立华暗下决心 , 一定要早日出狱 , 用拳头说话 。
2002年9月 , 王立华因为积极改造被减刑 , 提前两年出狱了 。 早在狱中 , 他就已经策划好了抢劫国库的计划 。 出狱后 , 他终于能将这一计划付诸实施了 。
在着手抢劫国库之前 , 王立华竟然犹豫着要不要下手杀掉自己的母亲 。 在他看来 , 母亲的存在是他的软肋 , 更是他实施更大计划的阻碍 , 母亲会牵制到自己的顺利行动 。
然而 , 王立华到底还保留着最后一丝良心 。 他看到等了他七年的母亲已经满头白发、面容苍老 , 最终没忍心对母亲下手 。

就这样 , 刚出狱的王立华又一次走向了犯罪的深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