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婆进城带孙子,4年后被城里儿媳持刀驱赶:房子是我妈买的( 二 )


他只舍得买2毛钱一斤的白菜叶 , 一次买回10斤 , 开水烫后压在水缸里 , 可以吃好几天 。
自从他们进城后 , 家里的洗衣机再也没开过 , 老两口坚持手洗衣服 , 在房子后门的楼梯口 , 扯了一根晾衣绳 。

诸如此类细节 , 不胜枚举……
可是这个优点 , 也成了儿媳眼中最大的缺点 , 一度让她无法忍受 。
公婆长住后 , 李梅发现 , 家里的卫生状况 , 急转直下 。
最让她无法忍受的是 , 公婆大小便过后 , 从来不及时冲厕所 。
李梅第一次发现时 , 刚一掀开马桶盖 , 她就差点呕出来 。
原来 , 公婆为了节约水费 , 想等洗完衣服 , 一起冲走 。

李梅好说歹说 , 用了几个月的时间 , 才将老人这个习惯 , 纠正过来 。
可是 , 麻烦事就像“摁下葫芦起了瓢” , 总也处理不完 。
李梅喜欢干净 , 家里地板每天都要拖一遍 , 可是公婆来了之后 , 地板再也没有干净过 , 家里也一片狼籍 。
公公解释 , 他确实拖地了 , 只是拖得没有那么干净 。
到后来 , 又索性摊牌:地板就是用来踩的 , 拖了很快就脏了 , 还拖它干啥呢 , 简直浪费水!
至于孩子的玩具 , 就没有收纳的必要 , 反正他每天都要玩 , 放到外面 , 找起来也方便 。

李梅气不过 , 对着丈夫谭明一顿牢骚 , 希望他能出面 , 让公婆注意一下卫生 。
没想到丈夫却一脸无所谓 , 表示老人在农村活了大半辈子 , 就不要跟他们计较了 。
李梅无奈 , 只能每天下班后 , 帮孩子洗完澡 , 再顺带拖地 , 收拾家里 。
可是她的举动 , 在公公看来 , 是故意给他下马威 , 瞧不起他们农村人 。
要说这些小摩擦 , 李梅可以耐住性子忍受 , 但是公婆接下来的做法 , 让她实在忍无可忍 。
捡破烂 , 频发矛盾公婆住进来不到一个月 , 家里就堆满了瓶瓶罐罐和破纸箱 , 全是公婆从小区垃圾桶捡回来的 。
李梅知道老人节俭 , 她对公婆说 , 这些垃圾虽然能卖钱 , 但是细菌太多 , 你们的孙子还小 , 万一传染了 , 岂不是得不偿失?
一听会涉及到孙子 , 公婆如临大敌般 , 将破烂全部堆在自己房间的床下 , 搞得李梅呆立当场 , 一时找不到话来反对 。

很快 , 公婆的房间 , 变得无处下脚 , 破烂从床底“蔓延”出来 , 塞满了房间所有的角落 , 就连挂式空调的上方 , 也被“合理利用”了 。
李梅是劝也劝不动 , 只能趁休息日 , 强行帮公婆打扫房间 , 将堆积已久又没有卖掉的破烂 , 再度当成垃圾 , 清理出去 。
当然 , 这少不了受到公公的阻拦:“我们都放到自己房间了 , 你为什么还这么强势?”
在公婆眼里 , 捡破烂 , 不仅能增加收入 , 还能变废为宝 , 是节俭的象征;
可是在李梅眼里 , 公婆的行为 , 愈发匪夷所思 。

公公开始捡别人扔掉的旧衣服 , 如果合身 , 他就留着穿 , 如果不合身 , 他就剪下纽扣 , 陆陆续续攒了几盒子 , 留着备用 。
李梅彻底头大了:“爸 , 你也不缺衣服穿 , 我平时不是没少给你和妈买新衣服嘛!”
公公却说:“你们年轻人不懂 , 缝三年 , 补三年 , 缝缝补补又三年 。 ”
除了衣服 , 公公还捡回十几把旧雨伞 , 有些坏掉的 , 他就专心致志地修补一番 , 然后满意地打开又合上:“看 , 这不和新的一样吗?”

更夸张的是 , 夏天的一个午后 , 公公和婆婆两个人 , 满头大汗地将一张旧床垫拖回家里 。
公公满脸兴奋地告诉李梅 , 这张床垫 , 是楼下麻将馆的老板丢掉的 , 8成新 , 要是在乡下买一张新的 , 要1000多块钱呢!我计划留下它 , 以后带回农村老家 。
看着这张宽1米5 , 长2米的厚床垫 , 再看着家里一片狼籍 , 李梅积压的怒火瞬间爆发了 。
“爸 , 既然你想回乡下 , 那就回去好了 , 我花钱给你们买一张新床垫 , 再说了 , 你儿子整天不在家 , 儿媳跟公公同住一个屋檐下 , 传出去不好听 。 ”
公公也变了脸:“我们这也是为了给你们省钱 , 哪里得罪你了 , 要把我们赶走?”
翁媳俩你一言我一语 , 吵得不可开交 , 李梅叫来丈夫评理 , 希望他能说句公道话 。

可惜谭明在父母和姐妹的宠爱下长大 , 性子向来懦弱 。
对于妻子和父亲的矛盾 , 他一向秉承“能躲则躲”的态度 , 这一次 , 他实在躲不过去 , 只能责备妻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