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不是纯粹的实验论——实验就是科学。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科学认知之下的一种科学 , 它不是主流科学 , 科学从未被称为科学过 , 它是科学、经验、直觉的混合体 。 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科学不是科学实验的机器论 , 科学是否也要有一种意志?》 , 该论文给出了科学的3c要素:(1)、科学不是纯粹的实验论——实验就是科学 。 现代的科学从“形而上学”走到了“物质第一性” 。
这意味着科学不再“纯粹”地以客观的事实来做学问 , 我们从这个角度就能看出科学一下步走上了另外一个极端:就是“主观意志”的科学了(所谓主观意志是指“我们自我体会”到并且认识到的“自然法则”) 。 就如同我们中国人所说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这句话的本意并不是指把水放在任何地方的任何一个地方就能让船开到 , 而是一句客观语句的反映 。 因此我们不能说科学是一种具有主观含义的学科 , 科学不是靠主观意志去运行的 , 只有客观规律的存在才有科学 。 没有客观规律的科学是不可能有的 。 (2)、科学不是依靠实验去反复求证的学科 , 也就是要遵循经验规律的学科 。
实验的目的不是为了证实客观规律 , 而是去发现反复验证得出的事实 。 科学就是这样形成的 , 因为在科学研究中 , 不可能去寻找到100%的事实 , 只有通过不断的试错才能找到真正的规律 。 这种方法叫做“实验的扩展法” , 其中一个实验方法就是“经验和数学” 。 也就是 , 当我们接触了比较大的样本以后 , 就算某些东西不是完全由客观客观事实造成的 , 也能通过数学反映出来 , 而这些反映的都是“假” 。 数学就是用来证明规律、验证规律的一种方法 。 (3)科学不是用来消极抵抗的学科 , 科学是探索自然规律、找到真正的规律 。 科学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经验形态;一种是数学形态 。
我们可以把数学形态理解为“直观” , 也就是当我们接触了一些客观规律、经验规律以后 , 我们会在思维上出现一个错误 , 就是用我们的观察结果给出某些推断 , 但是这些推断并没有经过一个精细的检验 , 因此这是一种“直观” , 是一种主观上认为的世界 , 而不是自然存在的世界 。 这类错误对这些人就是一种福音 , 他们找出了原理的精细 , 然后用这些原理去做出大量的实验 , 最终就能得到某种规律 。 也就是说 , 他们得到的结论就是“人类对世界的理解程度”(或者说是“人类对世界所进行的观察”) 。
【科学不是纯粹的实验论——实验就是科学。】经验、数学是科学的特殊形态 , 是两种最复杂、最精密的元素 。 这两种元素的组成与运行 , 使这两种元素构成了自己的实体 , 因此必须存在 , 并且与其它的元素以不同的方式存在 。 数学是构成自然规律的基础 , 而经验是构成自然规律的基础 。
推荐阅读
- 地球化学与地质科学有交叉方向,地球科学与地质科学有交叉方向
- 我们是否真的需要用科学来解释和预言未来?
- 人类的自然科学是如何发展的?
- 婆罗洲发现“神秘杂交猴”,科学家深感担忧:人类或是罪魁祸首!
- 华人首席科学家Science连发两文:后悔为科研牺牲健康!却不敢拒绝导师?
- 科学的概念是从实验中获取的第一手的科学经验!
- 中国科学家发现“生命之磷”,土卫二或适合人类生存?移民计划指日可待?
- “科学家”的名字有多敷衍?网友不禁感叹:好像也是这么回事!
- 牛顿的理论是万有引力的原动力,其实并不是万有引力的原动力
- 辛吉飞曝汇源快倒闭原因,称自己没收厂家钱!网友:海天不是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