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句话读懂一篇 CNS:饭吃太晚更易肥胖;女性更容易患老年痴呆( 二 )


该研究表明过早的皮肤老化会导致小鼠的骨质流失 , 确定 Csta 是一种表皮源性激素 , 将皮肤衰老与年龄相关的骨丢失关联起来 。 皮肤 Csta 水平的增强剂可作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潜在外用药物 。

图 7:来源
8.:晚饭吃太晚 , 会影响代谢、增加饥饿感并变胖
肥胖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流行病 , 影响超过 6.5 亿成年人口的身心健康 。
2022 年 10 月 4 日 , 美国哈佛医学院的Frank Scheer教授团队在上发表研究论文。
该研究表明晚饭时间过晚会改变生理功能 , 以及调节能量摄入、消耗和储存的生物过程 , 上述因素均会导致体重增加 , 从而导致减肥失败 , 即晚餐吃得过晚会增加个体肥胖的可能性 。

图 8:来源
9. :揭示光强调控植物生物钟周期的分子机制
生物钟领域里 , 植物中 Aschoff 法则的分子基础和相关遗传机制并不清楚 。
2022 年 10 月 5 日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分子生理学重点实验室王雷研究员团队在 杂志发表研究论文。
该研究揭示了植物生物钟感知光强信息调控生物钟周期的分子机制 , 为 Aschoff 法则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分子解释 , 即蓝光光强依赖的 CRY2 蛋白的降解会相应的释放对 PRR9 的双重功能抑制 , 从而缩短生物钟周期 。

图 9:来源
10.:单细胞分辨率下破译免疫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骨髓造血的转录组改变
免疫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 其病理机制不明 。
2022 年 10 月 7 日 , 山东大学彭军团队等多个单位在杂志发表研究论文。
该研究在单细胞分辨率下 , 破译免疫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骨髓造血的转录组改变 , 对骨髓 CD34+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HSPCs)进行了单细胞转录组分析 , 以确定 ITP 中巨核生成的缺陷 , 为 ITP 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

图 10:来源
文章来源:丁香学术 , 用于学习交流 , 侵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