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男性来说,他们有哪些基因会世代传承下去,且只传给雄性后代?( 二 )


值得一提的是 , 在许多人依旧心心念念地想让自己的Y染色体遗传下去时 , 科学家却认为Y染色体早已开始退化 , 并且它未来的命运可能是“消失” 。
人类Y染色体的退化与消失首先需要注意 , 科学家在此前的研究当中确定了X、Y染色体从本质上来说其实是同源染色体 , 可是从后续的观察来看 , 这对同源染色体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 起码以Y染色体的现状来说 , 它确实退化的相当严重 。 至于退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 科学家给出了以下几种推测 。

男女成对染色体排序对比图
首先就是男性特异区域的形成 。 原来在哺乳类祖先和鸟类、爬行动物分化之后 , 常染色体就发生了融合 , 从而形成进化层1和2 , 然后其中一个获得了性别决定基因SRY , 从而形成了原始的同形X、Y染色体 。
可是通过上文Y染色体和X染色体的长度差异就能看出 , 它们最终从同形走向了差异化 。 这是因为性别决定基因附近迅速累积了许多的性别对抗突变 , 而它们的存在提高了男性的适应性并使其不利于女性 , 从而抑制了性别决定基因周边区域与X染色体同源区的充足 , 形成原始的男性特异区域 , 并且不断扩大 。

X染色体与Y染色体的对比图
从这一点来说 , Y染色体确实在演化当中确定了自己的“特殊地位” , 但是在穆勒棘轮效应、背景选择效应、搭车效应等共同作用下 , 这个特异区域出现了大量突变和失活的情况 , 这就意味着Y染色体的这种演化其实对自身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
经过科学研究后人们发现 , 大多显性遗传病都源于Y染色体 , 而这些病就是与这个特异区域的变化有关 。

Y染色体遗传病示意图
其次就是Y染色体及其基因有效群体较少 , 简言之就是携带的基因太少 , 从而加剧了遗传漂变 。 当然 , 还有一点 , 就是相对于卵细胞 , 精原细胞的细胞分裂次数更多 , 这就使其所含的遗传物质常常处在易氧化的环境中且难以修复自己 。


研究显示 , 由于Y染色体、X染色体和常染色体通过精子传递到下一代的概率分别为1、1/2和1/3 , 所以Y染色体在这种更易发生有害突变的环境中存在的时间至少是常染色体的2倍 , 是X染色体的3倍 。

精原细胞的分裂过程示意图
在这种情况下 , 不少研究者担心起了Y染色体的命运 , 甚至有人说它可能会在2000万年内彻底消失 。 因为科学家曾在鼹形田鼠和刺鼠的研究中发现了类似的现象 , 在它们各自基因组中均未发现性别决定基因SRY的存在 , 这表明在它们的种群当中 , 决定性别的功能已经被其他的基因掌管 , 而Y染色体在失去这一功能后就消失了 。
不过大部分科学家还是人为要保持乐观 , 因为很难说Y染色体在未来环境的变化中会迎来怎样的“进化契机” , 因此它的命运其实是难以预测的 。

未来还会有男性吗?
当然 , Y染色体的种种特性虽然使它看起来很鸡肋 , 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它的贡献还是很大的 , 因为它的突变最为频繁 。
所以 , 科学家认为即使考古学家一直都只想找到“人类之母” , 也不能忽略Y染色体在人类演化过程中做出的贡献 。

人类的演化过程示意图
Y染色体的潜在贡献首先就是现在科学界比较推崇“非洲起源论” , 认为现代人的祖先最初都来自非洲 。 而Y染色体的研究如果想证明这一理论 , 就得建立起一个表明现代Y染色体进化关系的系统树 , 然后再追根溯源区分分支时间 , 从而确定人的祖先 , 起码男性 , 是不是都是从非洲大陆走出来的 。
其次就是通过研究Y染色体可以用来确定人类祖先的状态 。 科学家认为Y染色体的DNA分子具有多种多态的图谱 , 在不同位置有不一样的突变率 。 而我们就能通过其多态在不同时间的进化作为研究重点 , 从中找到固定的规律 , 对人类祖先进行复原 。

以前的人类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以男性来说,他们有哪些基因会世代传承下去,且只传给雄性后代?】总之 , Y染色体在演化当中虽然表现出了“自私”的特性 , 只传男不传女 , 但是它对于生物进化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 。 科学家也希望Y染色体不要在退化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 , 而是找到合适的契机再度将自己拉回正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