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
露营经济是众所周知的“特殊状态”下的产物 , 大家受限于长途旅行 。 一旦长途旅行甚至国外旅游常态化 , 可以肯定 , 露营经济将迅速降温 , 什么“露营+”“互联网化”都是浮云 。 到那时 , 9万多玩家 , 将会被快速洗牌 , 能真正活下来的能有几成呢?
文/每日资本论
“798元/人起 , 确定没看错?”
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期间 , 王长岭带着家人去北京郊区某处公园游玩 。 因为有河流、有草地 , 还有传说中很野的露营场地 。 于是 , 他便去询价 。 结果 , 斗大的798元一人起的收费 , 让他望而却步 。
无独有偶 。 有媒体报道 , 国庆前夕 , 一个资深露营玩家去北京的一处营地 , 两大一小一晚1988元 。 结果 , 还只是提供了一块野地、一顶帐篷 , 不但天幕需要另租 , 找把凳子坐、喝瓶水 , 都需要另行收费 。 大多数人肯定想着“偶尔嘚瑟一把也行吧!” , 但越往后越觉得自己掉“坑”里了 。
有媒体报道 , 在社交平台上有不少露营踩坑的例子出现 。 比如 , 花了1400元露营 , 半夜热得睡不着 , 吐槽一营地体验感差 。 还有网友有过因为露营装备质量过差 , 从高处跌落的经历 , 甚至有网友遇到了按小时收费的营地 。
与此同时 , 露营还在国内的一二线城市持续升温 。 比如 , “十一”期间 , 成都周边一些网红营地上演了“一地难求”的景象 。 携程数据显示 , “十一”期间 , 露营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10倍 , 其中本地订单占比近八成 , 市外周边订单占比15% 。 人均露营花费为650元左右 , 相较中秋露营人均花费贵30%左右 。
近5年来 , 国内露营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注册数量迎来快速增长 。 数据显示 , 目前国内现有露营/野营相关企业9.3万家 。 2021年全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达到740多亿元 , 同比增长62.5%;带动市场规模3800多亿元 , 同比增长58.5% 。 预计2025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将增长到2400多亿元 , 带动市场规模超过1.44万亿元 。
由于市场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 露营也成了资本追逐的对象 。 2021年11月 , 露营品牌大热荒野连续获得两笔融资 , 融资金额分别为千万元级和超千万元级 , 2022年3月 , 成立于2020年的精致露营品牌嗨King野奢营地获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
一边是热得发烫 , 一边是乱象丛生 , 露营这么新兴的生意风口到底能持续多久 , 会不会在大热之后 , 便是一地鸡毛?
“露营+”能否破圈
自2020年起 , 国内露营经济风雨突起 , 近郊露营悄然走红 , 很多爱好者也将这一年称之为“露营经济元年” 。
请注意 , 现在经常说的露营应该定义为“精致露营”或者是“轻奢露营” , 与最早也是最朴素的户外露营来说 , 大多数人对“帐篷”的要求还是蛮高 。 比如说配置空调、洗手间、自来水源等等 。
问题就在于 , 对于露营来说 , 玩家们通常分为两种 , 一种简单粗暴就是赚场地费或者卖装备 , 也有的两种兼有 。 另一种 , 过度营销 , 实际与宣传严重不匹配 。 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一个结果 , 即所谓的一锤子买卖 。
要知道 , 复购率低 , 也就意味着这门生意很难长久 。
安全和环保也存在严重的隐患 。 目前 , 国家相关部门虽然出台了《休闲露营地建设与服务规范》 , 但只是推荐性标准 , 未能对露营地建设形成强制性约束 。 这就造成部分景区以及越来越多高端庄园、高尔夫球场、民宿、酒店等摇身一变成了开辟出露营区域 , 盲目跟风上马露营项目 。
由于露营是新兴产业 , 消费者的习惯也没有跟上 。 对于众多露营新手来说 , 不知道如何选择场地、户外防护、应急管理 。 如果出现极端的天气情况极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 而且 , 经常有消费者进入水源保护区、禁渔禁猎区违规野餐、露营、垂钓的现象 。
同时 , 很多地方的露营地基础设施严重不足 , 导致垃圾过多清运不及时 , 卫生间不够只能随地大小便等无序问题 , 而且极易产生严重社会治安问题 。
推荐阅读
- 露营|楠溪江这条醉美的山脊线串起了古道和古村落,不妨走一次!
- 露营|外媒眼光果然敏锐,透过这次国庆节发现了中国正发生的另一场变化,风向已经很明显了!
- 露营|香港旅游市场繁荣,外国人越来越多,客流量大增
- 露营|南京溧水无想寺水库露营攻略,有山有水环境很美
- 露营|秋天的最后一场露营,安排在离天堂最近的草原
- 露营|正流行的“露营式社交”,95后最爱“睡野地”
- 温泉|这些小众美景,你想了解吗?每一个值得大家去看。
- 露营|中山四路已然是一片热门商圈与名胜古迹,西南大学旧址如今是成都最具存在感的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