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最大的遗愿!晚年研究“大统一理论”,为什么以失败告终( 二 )


所以 , 现阶段我们只能完成弱力和电磁力的统一 , 也就是电弱理论 。
之后电弱理论会尝试统一强力 , 最终完成大统一理论 。
但大统一理论如果要统一引力 , 则人工创造的温度须接近普朗克温度 , 这对实验来说 , 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 所以统一引力的理论需要绕开这种几乎无法完成的实验 , 重新建立新的引力尝试统一引力 , 比如量子引力理论和超弦理论 。
【爱因斯坦最大的遗愿!晚年研究“大统一理论”,为什么以失败告终】
所以引力是最难 , 也是最后该被统一的力 。
而爱因斯坦的大统一理论 , 而是直接尝试让电磁力和引力统一 , 其方向注定是错误的 。
接下来看看四大基本作用力的范围 。我之前已经多次强调过 , 力不可能发生超距作用 , 其中依靠的就是传播子 , 物体之间正是因为不断交换传播子才维持了力的作用 。 可以说 , 没有传播子 , 力就无法发挥作用 , 当然 , 引力这块还在证实 。

电磁力的传播子是光子 , 其静止质量为0
强力的传播子是胶子 , 其静止质量也为0
引力理论上的传播子为引力子 , 其静止质量依旧为0 。
弱力的传播子是w玻色子和z玻色子 。
w玻色子的静止质量为80.399 ± 0.023 GeV , 而Z玻色子的静止质量则为91.1876 ± 0.0021 GeV 。
根据不确定性原理的推导 , 传播子存在的时间Δt符合这一公式 。

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 , γ为洛伦兹因子 , c为光速 。 M为传播子的质量 。
光子 , 引力子和胶子的静止质量都为0 , 所以它们存在的时间接近无穷长 。 所以电磁力 , 和引力的作用范围可以趋近无限远 。
而w和z玻色子由于具有较大的静止质量 , 代入公式后 , 就会发现它们存在的时间极短 , 结合它们的速度 , 就可以算出w和z玻色子作用的范围在10^-18米 。 这大概相当一个质子宽度的千分之一 。

从理论上看 , 胶子的质量也为0 , 其代表的强力作用范围也应该是无限远的 , 而事实上 , 强力的作用范围仅限原子核内质子的长度 。
这主要是因为胶子连接的夸克会形成强力 , 且具有夸克禁闭效应 。

所以胶子难以脱离夸克 。 但这并不是说胶子不会脱离夸克 , 只要能量足够大 , 胶子依旧可以摆脱夸克 。
而胶子一旦脱离夸克 , 其释放的能量就会形成正—反夸克对 , 新形成的正—反夸克对就是介子 , 其实介子就是游离与质子和中子之间的残余强力 , 也就是我们熟知的核力 。 核力负责维持原子核的稳定 。

质子带正电 , 如果没有核力 , 质子之间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就会相互排斥 , 正是由于核力强于电磁力 , 所以质子才能聚合在一起形成稳定的原子核 。

在四种基本作用力中 , 其传播子的静止质量只要为0 , 则传播子的寿命不仅趋近无穷长 , 且传播速度为光速 。
光子以光速传播电磁力 , 引力子以光速传播引力(待证实) , 胶子以光速在夸克之间传播强力 。

由于夸克禁闭效应 , 胶子无法脱离夸克 , 所以强力被禁锢在原子核内 。
w和z玻色子由于具有静止质量 , 其寿命极短 , 所以弱力也被禁锢在原子核内 。
而光子和引力子没有这样的束缚 , 可以轻易突破微观世界 , 抵达宏观世界 。
所以我们才说 , 宏观世界的绝大部分物理现象都是由引力和电磁力主宰的 。

强力和弱力之所以发现很晚 , 是因为这两种力的作用尺度都在原子核内 , 只有当人类发现了原子核 , 完善了量子力学后 , 才被发现 。
在爱因斯坦活着的时候 , 量子力学还在上升期 , 所以那时候的大统一理论注定不会纳入强力和弱力 , 所以从一开始 , 就注定了爱因斯坦的大统一理论是难以成功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