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不该存在的恒星”,挑战着人类的宇宙学


一颗“不该存在的恒星”,挑战着人类的宇宙学


文章图片


一颗“不该存在的恒星”,挑战着人类的宇宙学


文章图片


一颗“不该存在的恒星”,挑战着人类的宇宙学


文章图片


一颗“不该存在的恒星”,挑战着人类的宇宙学


文章图片


一颗“不该存在的恒星”,挑战着人类的宇宙学


文章图片


一颗“不该存在的恒星”,挑战着人类的宇宙学


综述17世纪初 , 天文学的发展随着望远镜的发明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 人类对宇宙的观测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 也由此得到了更多关于宇宙的知识 。
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 , 天文学已经积累了深厚的研究历史 , 并且对各种数据也不断修正和更新 , 让我们对宇宙的认识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图景 ,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未来的更多可能性 。

不该存在的恒星但即便有了观测的技术 , 天文研究所遇到的困难也没有变得更少 , 几百年的历史当中 , 各种人类无法解释的神秘现象先后出现 , 相当一部分甚至超出了人类的想象 。
从当前天文学的学科体系来看 , 不管是对天体还是宇宙空间的研究 , 都是建立在更大的理论基础上的 , 而这些理论有一个重要的性质 , 就是各个环节之间都能够达成平衡 。
在这个前提下 , 科学家们常常能够通过推算发现一些新的天体 。

但是也有例外情况 , 比如在距离我们190光年之外的位置上 , 就出现了不该存在的恒星 , 也就是说不管按照哪个理论 , 这颗恒星的出现都是不合理的 , 如果不能解释清楚 , 对现代天文学来说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
从方位上看 , 它位于天秤座附近 , 为了方便后续的研究 , 研究者们给了它一个专门的编号 , HD 140283 , 不过这当然没有任何记忆点 , 要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必须抓住它本身的特征 。

在发现了这颗恒星之后 , 天文学家们第一个要做的就是确定它的年龄 , 这需要获得卫星检测的数据信息 , 然后结合相关的天体研究做出综合性的分析 , 最终得出的结果令人非常惊讶 。
因为它的年龄甚至超过了宇宙的发展历史 , 达到了160亿年 , 远远超过了138亿年 , 于是研究者们便根据《圣经》当中的一个人物进行了命名 , 也就是以长寿闻名的玛士撒拉 , 所以这颗原本不该存在的恒星也就成了玛士撒拉星 ,

那么一颗恒星的年龄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
一般我们听得比较多的都是考古学当中的年代测定 , 研究者能够直接接触到这些出土文物 , 可以通过对化学物质的检测来完成推算 , 但是一颗遥远的恒星我们最多只能观测到一些基本的天体数据 , 却很难获得它的物质样本 。
应该说宇宙当中的恒星演化速度都是非常慢的 , 我们想要捕捉到它的变化情况是非常困难的 。

玛士撒拉星的年龄在人类短短几百年的发展历史里面 , 这些恒星的演化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 所以要想获得更长时间以前的信息 , 必须通过对既有信息进行统计和深入分析 。
比如这颗恒星的地表温度、星等以及光谱等等 , 然后制作出对应的图表 , 从已有的研究结果来看 , 恒星虽然数量众多 , 但是其发展和演化是有规律的 , 只要数据库足够大 , 一定能够找到一个适合当前分析对象的模型 , 如此一来 , 就能分析出恒星的发展阶段和天体类型 。

当然 , 要想判断出其年龄大小 , 还要把恒星上面的氢氦元素含量进行测定 , 如果能够获得这方面的数据 , 还能顺便拿到其质量数据 。
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测年龄大小的依据 , 研究者一般就是把天体的演化模型和这些信息进行结合 , 然后就能得到它的年代历史长度了 。

当然 , 关于这颗不该存在的恒星 , 最大的问题还不是年龄到底是多少 , 研究者们更关心的是它究竟为什么不该存在 。
一开始很多人都会怀疑 , 也许是我们采集的数据和信息还不够 , 或者在分析上出现了错漏 , 只有把这些因素都排除完 , 才能进一步推进研究 , 借助更加先进的仪器和设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