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围棋起源于什么朝代

中国围棋起源于什么朝代 , 围棋很多小伙伴都会 下 , 那有小伙伴知道它起源什么朝代吗?不知道的话 , 跟着小城生活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 。

中国围棋起源于什么朝代1

大约公元前6世纪

最早可靠记载:春秋时期《左传》

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 。推测起源时间为大约公元前6世纪 。传说尧的儿子丹朱顽劣 , 尧发明围棋以教育丹朱 , 陶冶其性情 。围棋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春秋时期的《左传》 。战国时期的弈秋是见于史籍的第一位棋手 。南北朝时候 , 棋盘定型为现在的19道棋盘 , 并且出现了评定棋手水平的围棋九品制 。围棋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知识阶层修身养性的一项必修课目 , 为“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唐代出现了棋待诏官职 。著名棋手王积薪作“围棋十诀”在现代围棋中依旧适用 。

中国围棋起源于什么朝代2

围棋 , 起源于中国 , 中国古代称为弈 , 可以说是棋之鼻祖 , 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 , “尧造围棋 , 丹朱善之 。”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 , 以教子丹朱 。或云:舜以子商均愚 , 故作围棋以教之 。”

196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就采纳这种说法 , 甚至将其确切年代定在公元前2356年 。

唐代诗人皮日休所作的《原弈》认为:“弈之始作 , 必起自战国 , 有害诈争伪之道 , 当纵横者流之作矣 。岂曰尧哉!”

明朝陈仁锡在《潜确类书》中又提出“乌曹作博、围棋” 。乌曹相传是尧的臣子 , 有的又说他是夏桀的臣子 。后来 , 董斯张的《广博物志》、张英的《渊鉴类函》等也采录了这种说法 。

明朝林应龙《适情录》则认为 , 围棋是容成公发明的 。据《列仙传》记载:“容成公者自称黄帝师 , 见于周穆王 , 能善辅导之事 。”

现代观点并不认为围棋起源于某个传说 , 应该起源于早期人类劳动间隙中 , 对人类活动的探索和模仿 。据记载的围棋古代规则 , 和苗木移栽很相似 , 即历史上苗木移栽技术广泛使用的那个时期 。

中国围棋起源于什么朝代3

琴棋书画 , 中国古代四大艺术 , 源远流长 。琴棋书画之棋 , 指的就是围棋 。晋朝人张华在他写的《博物志》中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 。”

【中国围棋起源于什么朝代】 春秋时期 , 围棋已成为一种游戏在社会上流行 。春秋战国的文献上 , 屡次出现围棋的记载 。到了西汉时期 , 围棋传便全国 , 但由于统治者不重视围棋 , 舆论也不看好 , 围棋发展缓慢 。到东汉时期 , 围棋的发展出现了良好的开端 。出现了班固(〈弈旨〉)、李尤(〈围棋铭〉)、黄宪(〈机论〉)、马融(〈围棋赋〉)等一批围棋理论的奠基者 , 使围棋逐渐为士大夫所重视 。东汉王朝的灭亡后 , 我国历史进入了动荡时期 , 文化思想活跃起来 , 围棋活动发展迅猛 。

三国时期 , 魏、吴两国盛行围棋 。魏以曹氏家族、“建安七子”为代表 , 曹操围棋水平也是可以和高手相媲美 。东吴围棋风靡一时 , 名手辈出 , 也就出现了对局的记录 , 这就是围棋史上有名的“吴图” 。西晋时期 , 围棋全面兴旺 。上至帝王 , 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好弈 , 为围棋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东晋时期 , 棋风昌盛 , 逐步理论化 , 出现了王导、王恬、江彪等弈坛高手 。此阶段最出名的品棋专家是范汪 , 曾与人合注《棋品》五卷 , 反映了西晋弈风的迅速发展(《新唐书.艺文志》著录) 。

南北朝时期 , 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 南朝围棋的黄金时代实际上仅仅出现在宋、齐、梁三朝 , 尤以宋文帝、宋明帝、齐高帝、齐武帝、梁武帝在位时期为最盛;南朝士人的围棋活动和棋品等级 , 特为当代史家载入史册;出现了南北棋艺双向交流的局面;围棋文化向周边国家辐射 , 在南北朝时期传入朝鲜和日本 。

隋朝时 , 十九道棋盘已确定了主导地位 , 取代了十七道棋盘 。盛唐时期 , 唐玄宗大力倡导围棋 , 创立了翰林棋待诏(待命供奉内廷的人)制度 , 这是我国围棋走向专业化、职业化的标志 。盛唐国手以王积薪成就最大 。围棋步入了第二个黄金时代 。五代十国时期 , 处于割据阶段 , 各国围棋水准不同 , 虽有佼佼者 , 但终因势小而不成气候 , 棋史有名的有南唐中主李璟父子 , 吴越的钱氏家族 。

宋太宗亲自创制棋势 , 还搜罗了大批围棋高手养于宫廷 。使宋代一开始就从高起点起步 , 进入昌盛阶段 。到宋哲宗时期 , 职业国手十分活跃 , 职业围棋迎来了有一次发展高潮 。这时出现了国手刘仲甫 。他是我国棋史上继盛唐王积薪之后的又一个界标式的人物 。至宋徽宗时期 , 宫廷弈坛的女弈发展呈现高潮 。南宋亦重围棋 , 但因嬉误政 , 朝廷腐败 。至晚宋时期 , 围棋活动最值得表出的是士弈 , 以江湖游士为主体 , 最杰出的人物当属刘克庄 。

元代围棋发展中最大的成果是〈玄玄棋经〉一书的编纂问世 。〈玄玄棋经〉是江西庐陵围棋高手严德甫于晏天章合作的杰出成果 。〈玄玄棋经〉堪称是我国古代综合型棋艺著作的光辉典范 。

自明成祖永乐年间 , 棋类运动又重新步入了正常的发展轨道 。永、宣时期的有记载的高手如:钱允升、唐理、张应宿、朱雄 。成化、弘治、正德三朝 , 明代围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 其特点是职业围棋出现了良好兴盛势头 , 并出现了历史的突破 , 由御前走向社会 。代表人物:赵涓、赵九成、范洪 。弘治、正德年间以李东阳、杨一清为代表的士大夫围棋之风盛起 , 不但掀起了仕宦阶层的围棋热潮 , 而且也开动了明代后期名公巨卿纷纷游扬弈道的全新格局 。他们还直接促成了明中叶围棋流派的形成 。京师派的崛起自是京中士弈浪潮推动的必然结果 。我国士大夫围棋实际形成了京派和苏派两大阵营 , 共同开创了弈坛的振兴局面 。以古越文化为先肇的徽州 , 其弈坛在明形成新安派(亦称徽州派) , 其开代祖师是汪曙 。明清之交 , 弈坛最负盛名的当属过百龄 。过百龄以创新的着法 , 结束了旧式套路的时代 , 为围棋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

清初围棋呈现群雄争霸局面 , 出现了一大批知名棋手 , 如周懒宁、周东侯、汪汉年、黄龙士 。康熙初黄龙士成名之后 , 弈坛杰出人物是黄龙士和徐星友 , 人称“黄徐时代” 。围棋继“黄徐时代”之后 , 便进入了四大家时代 。四大家活跃于康熙后期至乾隆年间 , 从技术上说 , 中国围棋已经攀登上了座子时代的最高峰 。梁(魏今)、程(兰如)、范(西屏)、施(定庵)四大家在中国围棋史上享有无比崇高的地位 。范、施创造了一个不可逾越的棋艺高峰 , 两人并称为"棋圣" 。从此清朝棋道也走向没落 。鸦片战争的爆发 , 使得围棋运动进入低潮 。晚清棋界最杰出的代表是周小松、陈子仙 。两人卒后 , 清末棋坛彻底衰落 。

个人认为唐朝以前 , 围棋并未在全国盛行 , 因此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国手”;但第一位国手还真难界定 , 姑且以盛唐国手成就最大的王积薪为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