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采摘破损对产量销售的影响

草莓采摘破损对产量销售的影响大棚草莓保温后植株生长加速 , 及时摘除分蘖及匍匐茎 , 一般每株多保留1~2个较健壮的分蘖;及时摘除老、衰、病叶 。容易保持品种特性和果实品质 。

加强草莓春季管理 , 可使草莓生长旺、早结果、品质优 , 是夺取高产的关键 , 主要措施有:揭膜炼苗随着气温升高 , 要将越冬御寒的覆盖物逐步撤除 。 当日平均温度稳定在10℃左右时开始撤除 。 撤除覆盖物前 , 要搞好炼苗工作 , 使其逐步适应外界环境 , 以免突然改变环境温度 , 使温差过大 , 影响草莓的正常生长发育 。


取材方便 , 可以利用生产田采苗 , 也可以建立母本园采苗 。


草莓采摘破损对产量销售的影响草莓大棚种植(2张)草莓喜温凉气候 , 草莓根系生长温度5-30℃ , 适温15-22℃ , 茎叶生长适温为20-30℃ , 芽在-15-10℃发生冻害 , 花芽分化期温度须保持5-15℃ , 开花结果期4-40℃ 。

宝交早生、春香等品种花粉量丰富 。 烟台大棚草莓 , 主栽品种为宝交早生 , 授粉品种为春香、丰香等 , 授粉品种比例占5%~10% , 能有效地降低畸形果率 。 棚内放置蜂箱保护地栽培的草莓花期早 , 前期自然出现的访花昆虫少 , 因此最好在保护地内放置蜂箱 。

幼苗生命力强 , 结果早 , 当年秋季定植 , 第二年春夏便可结果 。

温室内更换表层土:在前茬种草莓的大棚内 , 把30厘米厚的表层土挖出 , 全部换上无病菌的新土 , 对克服草莓重茬病效果较好 , 但这种方法比较费工 。


用传统方法繁殖培育出来的草莓小苗的生长速度慢、占地多、易遭受病毒侵害、容易引起退化、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等缺点 , 而用组织培养法繁殖培育壮苗就可以很好解决这些缺点:

果实膨大期:白天20~25℃左右 , 晚上8~12℃ , 不应低于5℃ 。为减少用工 , 也可采用除草剂除草 。 具体方法是:⑴草莓栽植前的土壤封闭处理 。 于草莓移栽前1周 , 将土壤耙平后 , 每亩用48%氟乐灵乳油100-125毫升 , 加水35公斤均匀喷雾于土表 , 然后浅锄 , 深度为1-3厘米 , 使药液与土壤充分混合 。

繁殖速度快:一年内一个分生组织可获得几千到几十万株苗 , 发展潜力大 。


草莓采摘破损对产量销售的影响等到10月初 , 要对其施加尿素、磷酸二氢钾 , 根据草莓生长的情况而定 , 采取少量多施的方式 。

综合以上因素 , 北方地区适宜栽培的品种有格雷拉、全明星、大赛莱克特、盛冈16号、明晶、明旭等 。 长江中下游地区适宜栽培的品种有硕丰、硕蜜、硕露等 。 华北地区有星都1号、星都2号、石莓1号、哈尼、春星等;西南地区有丰香、春香、石桌1号等 。

可迅速更新市场品种:根据市场需要 , 2~3年内可以更新一次品种 , 常规生产则需要4~5年 。

草莓采摘破损对产量销售的影响生物农药:可以选用丁子香酚、枯草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菌等 。病原在枯叶病斑上越冬 , 第二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 病原生育适温18~22℃ , 低于7℃或高于23℃发育迟缓 。 翻耕深度为20~30cm , 结合翻耕施足底肥 , 可施入优质猪圈粪75t/hm2以上、三元素复合肥600~750kg/hm2 。


生产灵活:只要建立起组织培养操作车间 , 即扩大培养实验室 , 就可全年生产 , 还可以使植株保存在冷库中直至秋天或第二年春天 。

早春和开花瑚 , 草每需要衣分直小低于土壤持水量的70%.果实生长和成熟期需求多 , 达80%以上 , 采收之后 , 抽出匍匐茎和发新不定根 , 也需土壤含水量不低于70% , 秋季是植株积累营养和花芽形成期 , 土壤水分也不得低于60% , 草莓不耐涝 , 要求土壤有良好通透性 , 注意田间雨季排水 。或是在有积雪的地区 , 采用在草莓上直接覆盖上10厘米厚的麦秸、茅草、稻草等材料再覆盖塑料薄膜 , 比先覆盖地膜后加盖覆盖物的效果好些 。

健康植株比例大 , 增产效果明显:茎尖组织中的分生组织本身不带毒 , 且整个操作是在无菌环境中进行的 。培养的无病毒苗比一般未脱毒苗生长快 , 坐果率高 , 结果期延长 , 果重明显提高 , 平均可增产30%~50% 。


草莓重茬的弊端及防治措施 (1)病原微生物的积累:在同一地块连续栽种草莓多年 , 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发生很大变化 , 线虫和病原菌大量增殖 , 病虫害发生严重 。 草莓黄萎病和枯萎病病菌存活在土壤中 , 由植株根部机械损伤处侵入根中 。

草莓采摘破损对产量销售的影响

【草莓采摘破损对产量销售的影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