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楼女子嫁到夫家,被婆婆嫌弃身份,离婚后独自创业,东山再起( 二 )


但董竹君 , 这个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女子 , 注定不会埋没在历史长河中 。
1931年 , 董竹君前去菲律宾 , 为在上海创办的群益纱管厂招股 。 多方奔走 , 筹集资金 。 通过不懈努力 , 厂子渐渐有了起色 , 不过随即又因战乱被炸的灰飞烟灭 , 正在此时 , 董竹君父母接连去世 , 这是此生不服输的董竹君人生第一次感受到了绝望 , 即便少年在青楼 , 即便被夏之时大骂都丝毫不曾动摇的董竹君第一次感受到了无力与痛苦 。
五年之期已到 , 当夏之时再一次在董竹君面前嘲笑时 , 董竹君毅然决定离婚 。

东山再起1935年 , 董竹君决定东山再起 。 她用向朋友借来的2000块本钱创办“锦江川菜馆” 。
饭店大小所有事物 , 董竹君必亲力亲为 , 因出色的菜品与店内优雅的格调使饭店越来越有名气 。
甚至上海滩青帮、洪帮的头面人物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也是这里的常客 。 南京及上海军政要员也常出没于此 。
当时锦江饭店扩建遇到困难 , 也是杜月笙出面替董竹君摆平 , 可见杜月笙对董竹君的钦佩 。
但声名显赫的董竹君并没有因此成为那个从前自己痛恨的人 , 为了鼓励女性追求独立 , 使天下更多的女性能有自己的独立性格 , 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 , 董竹君创办了“锦江茶室” 。
1950年 , 董竹君将“锦江川菜馆”和“锦江茶室”合并为“锦江饭店” , 并捐赠给国家 。
到如今 , 锦江饭店已经接待了100多个国家地区的3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头脑 。
出生贫寒的董竹君能走到这一步 , 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传奇女子 。

子女教育而对子女的教育董竹君从始至终都没懈怠过 。 不管是曾经在夏家还是离婚后 , 董竹君对子女的教育都无微不至 。
当女儿在外地读书 , 她书信不断 , 教导女儿:为人做事要有责任感 。 处理事情要对客观事物做全面的分析研究 , 不要主关 , 切记任性……

开办锦江饭店时 , 社会上的三教九流坚决不带到家中 , 只在饭店会晤 。 目的就是防止孩子沾染社会上的恶习 。 可谓用心良苦 。
纵观董竹君的一生 , 可谓两字:传奇 。
“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 , 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 , 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董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