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影响 , 虽然外资旅行社短期内无法实质性开展出境旅游业务 , 但是我们的制度创新和市场开放还是显而易见的 。 国务院对上述政策的调整预示着出境旅行社的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 虽然“规范”“有序”一直都是中国发展出境旅游的关键词 , 旅游部门对旅行社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监管也是最严格的 , 但是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市场在过去二十年还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持续高速增长 。 2019年 , 中国公民出境旅游1.55亿人次 , 海外旅游消费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 相对于成熟的入境旅游和稳定的国内旅游市场 , 旅行社更愿意进入高速增长且利润丰厚的出境旅游市场 。 根据《旅行社条例》 , 全国4万多家旅行社的绝大多数并未获准进入这一市场 。 随着拥有品牌、产品、管理和境外地接资源优势的外资旅行社的进入 , 必然对经行政许可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国内旅行社形成竞争压力 , 长期也会促进市场管制的放松 。 这也预示着旅行服务的创新进程将进一步提速 。 受需求的高速增长和供给的行政管制影响 , 旅行社的商业模式相对传统 , 就是基于人脉资源的获客 , 加上航空、邮轮、酒店和地面交通的集中采购 , 以及利用信息不对称的自费加项和购物返佣 。 这些拥有多年市场经验和行业影响力的外资旅行社 , 基于市场调查和数据分析的产品研发 , 基于互联网平台和现代营销手段的市场推广 , 基于数字化和价值观的人力资源、公共关系和合作伙伴管理 , 都会倒逼传统旅行社必须对思维方式、商业模式和产品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创新与发展 。 还预示着旅游领域的开放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 从服务贸易的角度来看 , 入境旅游是服务贸易出口 , 是赚外汇的;而出境旅游是服务贸易进口 , 是花外汇的 。 受上个世纪80年代“创汇导向、入境优先 , 政府主导、适度超前”的不利发展模式因素影响 , 主管部门对出境旅游基本是审慎规范 , 而不是积极鼓励的态度 。 《旅行社条例》虽然允许设立外资旅行社 , 但是不得经营出境旅游业务 。 相对于酒店、度假区、主题公园、餐饮、零售等旅游相关产业 , 旅行社的保护力度仅次于免税品企业 。 这次上海和重庆两地的暂时开放时间只有一年半的时间 , 但预示着旅游领域的贸易顺差不再是必须坚持的目标 , 旅行服务的社会文化属性趋于弱化 , 而经济属性和商业价值得到了更多的强调 , 旅游领域对外开放的大门就一定会日益敞开 。
推荐阅读
- 成都|成都有条街聚集大量游客,没有游玩过,也不要遗憾
- 成都|成都人的“小后花园”:被誉为“川东门户”,自驾4h直达!
- 露营|楠溪江这条醉美的山脊线串起了古道和古村落,不妨走一次!
- 杭州|自驾穿梭美丽的马云线,到安化云台山风景区体验一番岁月静好
- 司马相如|成都千年古城:司马相如的故乡,丝绸之路要道,自驾3h直达!
- 杭州|关于“新疆”和“西藏”的冷知识,你知道几个?
- 成都|川藏一家!成都号称小西藏,拉萨号称小四川,不服来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