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本话题还没开始 , 大家还不知道结果的情况下 , 先在评论区说一下你的想法吧 。
蝴蝶 , 在文人故事里 , 是爱情的象征 。 然而到了科学家的眼中 , 却是一种神奇的物种 , 因为幼虫化蝶的过程不仅神秘 , 还有着截然不同的“两幅面孔” 。 这一次菌菌就跟大家来分享一下关于蝴蝶和毛毛虫的猎奇“故事” 。
幼虫到蝴蝶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 。
蝴蝶是毛毛虫变的 , 这连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 , 那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将蛹切开研究的经历呢?
讲真 , 把蛹切开这种事 , 菌菌干过 , 但只看到蛹里面的一些粘稠的液体和少许白色的物质以及消化器官 。 但要说思维更加猎奇的还属下面这位教授 。
1942 年 , 哈佛大学卡罗尔·威廉姆斯教授 , 曾经针对蛹做了一系列的相关实验 。 他将四只同年的蛹分别做了不同条件的改变 , 通过这种改变 , 来观察蛹发育到成虫的这个阶段 。
第一只蛹 , 作为对照样本 , 不做改变 。
第二只蛹 , 直接拦腰切断 , 然后用玻璃片贴合伤口 , 让其愈合继续发育 。
第三只蛹 , 依旧拦腰切断 , 用玻璃片贴合伤口 , 但在玻璃片中间还有一段连接在一起的透明管 , 保证头尾虽然分离 , 但是蛹内部的营养液还可以自由流通 。
第四只蛹:在(三)的基础上 , 教授在透明管中放置了一颗球 , 这颗球会起到拦截营养的作用 。
经过后续的观察 , 教授发现 , 第二只直接被拦腰切断的蛹 , 在发生了这样的劫难之后 , 上半身仍旧在发育 , 不过下半身却是停止了发育 。
而接下来的第三只 , 却出现了让人十分震惊的变化 , 这只被一根透明管子连接的蛹 , 竟然依旧在发育 , 而在透明管子中 , 可以清晰的看到它的体内发育出了纤维状的结缔组织 , 并且这只蛹最后成功发育成成虫 , 还飞了好长一段距离 , 最后因为玻璃片和透明管的重量和连接的不够牢固 , 而摔落下来 , 最后死亡 。
那么大家猜一猜 , 第四只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按道理说 , 应该也可以继续发育 , 一个球并不能将全部的营养液都隔离 , 可偏偏就这一颗球 , 直接阻止了蛹的发育 。 这就不对劲了 , 至少应该像第二只一样 , 上半身发育才对呀 。
但正是这样发育的差别 , 得出了一个很明显的结论:蛹的生长激素位于上半身 , 而想要完全发育起来 , 蛹的伤口必须要完全愈合才能继续发育 , 而这个实验的第四个就是影响了蛹的伤口的愈合 。
滚动的小球 , 会在轻微的运动中 , 影响结缔组织的形成 , 同时也影响了蛹的上下半身的伤口愈合 。
变态发育的关键部位事实上 , 此前卡罗尔为了解蛹的大脑和前胸腺的位置 , 做过很多实验 。
比如将蛹的中间用结扎线隔断 , 而这种状况下 , 幼虫的上半部分正常发育 , 但是下半部分就会停止发育 , 也正是这个时期 , 他的研究昆虫的路开始越走越偏 。
在他的学术报告中 , 曾经有一个让人大为震惊的实验 。
这个实验是将八只蛹相互串联 , 保持体内的液体可以相互流通 , 去掉头部 , 然后给予它适合的发育环境 , 进行观察 。
从实验中可以明显地看出 , 这些没有了头部的蛹 , 无法继续正常发育 。
推荐阅读
- 冷战时期苏联曾有过哪些黑科技
- 男子野钓遇怪异的黑色鲤鱼,鱼鳍大还会跳舞,网友:不要大惊小怪
- 原神:盘点那些用处极少的材料,当初收集那么多现在发现没啥用
- 蟑螂拥有超强“逆天”技能,用激光来杀灭它们可不可行?
- 文前随笔:何以逃脱?文明比野蛮更可怖冷漠!
- 大自然母亲的错误照片让我们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