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32年,逃难兄妹夜宿小旅馆财物被盗,表明身份后军警迅速破案( 二 )


老板一甩袖子就走了 , 王瘦梅四人也很无奈 , 只能坐在一起互相安慰 。 梁可展唉声叹气 , 说现在兵荒马乱 , 对破案不抱希望 , 只希望早点天亮 , 尽快上车离开这里 。 说完 , 她靠在哥哥肩头 , 低声说着什么 。
王瘦梅注意到 , 梁可展与哥哥说话 , 中间还掺杂着英语 , 不太能听懂在说什么 。 但是 , 有一句话王瘦梅听到了 , 梁可展说:“到了重庆 , 这件事见了宋婆婆也不要讲……”
王瘦梅是记者 , 对有些字眼十分敏感 , 当他听到“宋婆婆”这三个字时 , 心里咯噔一下 。 到重庆见“宋婆婆”——王瘦梅立刻把“重庆”和“宋婆婆”联系到了一起 , 心中大惊 , 这梁家兄妹的身份不简单……
04
第二天一大早 , 王瘦梅让梁家兄妹在小旅馆等着 , 自己进了县城 。 他首先找到了该县的教育长 , 两人早就认识了 。 教育长听完王瘦梅的讲述 , 当即带着他一起来到警察局 , 找局长报案 。

民国警察
警察局长虽然意识到王瘦梅不是一般人 , 但依然推脱说:“汤总部品类庞杂 , 是一个藏污纳垢的大机关 , 谁都知道它是抗战不足、扰民有余的部队 , 但谁也管不了 。 我虽是军警稽查处的副处长 , 但只是个摆设 。 正处长是汤总部的一位少将高参 , 要他挖自己的面子来破案 , 他肯吗?”
警察局长的这番话 , 透露了两个意思:首先 , 连调查都不需要 , 就知道和部队有关 , 看来这种事常有发生 。 其次 , 警察局长遇到和部队有关的案件 , 巴不得躲远一点 , 不会去处理的 。
王瘦梅自然明白这一点 , 于是要求警察局长带路 , 去见见汤恩伯总部的那个军警稽查处处长 。 警察局长一脸的不情愿 , 百般推辞 , 王瘦梅只能威胁他说:“案子发生在贵县 , 如破不了 , 怕是与阁下的前程有关!”
警察局长也是个明白人 , 王瘦梅是《申报》记者 , 为啥要为一起小小的盗窃案操心?很明显 , 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 既然有可能和自己的前途有关 , 那还是不要冒险 , 把这件事推给处长 , 自己撇清关系最好 。 于是 , 警察局长带着王瘦梅来到汤恩伯总部 , 见到了军警稽查处处长 。
这个处长架子更大 , 完全没把王瘦梅放在眼里 , 听了案件的情况后 , 他抽了一口烟说:“在这里 , 这类小偷小摸的事情 , 哪一天没有三五起?如果件件都来找我 , 请我亲自过问 , 那我这个处长恐怕连放屁的功夫也没有了 。 你们还是留下地址先走吧 , 将来查出来以后 , 再通知你们 。 ”
05
这明显是推托之词 , 这位处长说完 , 拿起桌上的报纸遮住脸 , 再也不说话了 。 其实 , 这一切都在王瘦梅的预料之中——处长愿意找个理由推脱 , 已经是给了王瘦梅很大的面子 , 他才不会管这种“小事”呢 。

宋氏三姐妹
王瘦梅见状 , 大声说:“处长先生 , 怕我们还没接到通知 , 你这个处长已经被撤职查办了 。 弄不好连你们汤副长官也得吃不了兜着走 , 你可知道这失主是什么人?”
处长放下了手中的报纸 , 还没来得及说话 , 王瘦梅就告诉了他梁家兄妹的身份 , 然后转身就走了 。
梁家兄妹到底是谁呢?原来 , 梁可展的父亲是中国人 , 母亲是美国人 。 天津沦陷的时候 , 父母早已离开 , 但兄妹俩没来得及走 。 梁可展的外祖母小时候在美国威斯里安女子学院学习 , 与宋庆龄姐妹是同窗好友 , 一直还有联系 。
外祖母担心梁家兄妹的安全 , 于是让他们想办法前往重庆 , 找到“宋婆婆” , 请她安排兄妹俩去美国 。 因为外祖母一再嘱咐 , 路上不要泄露身份 , 所以他们沿路没有联系官员和部队 , 只装作普通旅客前往重庆 。
王瘦梅将梁家兄妹要去重庆找“宋婆婆”的事情一说 , 扭头就走了 。
06
回到旅馆之后 , 仅仅过了两个小时 , 那位处长就带着卫兵 , 押解一名身穿军装的人来到了旅馆 。

见了面之后 , 处长态度大变 , “卑躬屈膝”向梁家兄妹道歉 , 请求原谅 。 他说 , 这名小偷冒充军官 , 昨晚偷偷进入旅馆偷盗财物 , 败坏部队名誉 , 一定会受到严惩 。 说完 , 让人把追缴回来的美钞、金条、珠宝、项链一一清点 , 毕恭毕敬地还了回来 。

处长傲气全无 , 哀求说:“现在案子破了 , 失物也全部追回 , 恳求你们到重庆后 , 在上峰面前千万莫提此事 。 ”梁可图见状 , 平静地回答:“可以 , 但我们没到重庆之前 , 你们也不要泄露我们的身份 。 ”处长一听 , 自然万分欣喜 , 点头答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