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垕古镇|被称“活着的古镇”,已有千年历史,免门票却少有游客

神垕古镇|被称“活着的古镇”,已有千年历史,免门票却少有游客

文章图片

神垕古镇|被称“活着的古镇”,已有千年历史,免门票却少有游客

文章图片

神垕古镇|被称“活着的古镇”,已有千年历史,免门票却少有游客

文章图片

神垕古镇|被称“活着的古镇”,已有千年历史,免门票却少有游客

在近些年来疫情发生之前 , 旅游业成为了市场上一度红火热门的领域 , 这是因为近些年来由于大批量的退休人员高峰期到来 , 中国的老龄社会初现 , 一大批手上拥有固定的退休收入 , 有钱有闲的中老年人 , 成为了旅游行业的热门目标客户 。

在这些客户群体当中 , 一些人是喜欢游览古镇风情风光 , 所以在全国各地一些历史悠久景色优美的古镇 , 也因此进入到了大量游客的目标去向选择 。
河南唯一“活着的古镇”
前些年里 , 例如云南的大理 , 丽江 , 以其古朴的风情 , 淳朴的民风成为全国旅游的热门景点 , 但是遗憾的是在这些年来由于高度的关注之下 , 这样的古镇变得越来越商业化 , 充满了很多商业因素下 , 失去了原汁原味的古镇风光、淳朴的特色 , 所以会有一些游客去到之后大呼“见面不如闻名” 。

事实上在我们国家如此地大物博的情况下 , 很多网络知名度未必那么高的地方 , 很一直还有着低调的保持着原本的古朴风情 , 淳朴的风光的古镇 。 例如今天所说的这个河南称为“唯一还活着”的古镇 。 对于很多已经厌倦了火爆的景点 , 以及浓厚的商业气息的游客来说 , 可以在选择某个节假日来到这里 , 在安静的小镇上远离世俗的喧嚣 , 偶尔放松下一两天的心情 。
河南省禹州市有一个叫做神垕的古镇 。 “垕”是一个生僻字 , 与前后的“后”同音 , 而这样的一个极为生僻的名字 , 从一开始就对这个千年古镇 , 披上了一层更为神秘的面纱 。

钧瓷古镇
通过很多国宝鉴宝栏目的介绍 , 国人大多可能已经知道 , 著名的“家财万贯 , 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 , 而禹州正是著名的钧瓷文化的起源地 , 是当年为皇家生产这种极为珍贵的陶瓷的地方 。
神垕古镇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西南方向的30公里处 , 作为已经拥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的古镇 , 神垕古镇始建于在宋代 , 在明朝弘治8年历经重建 。 再加上钧瓷文化的属性 , 神垕古镇拥有着极高的文化与旅游的价值 。

最早在唐朝时神垕就已经有成熟的手工艺制造 , 可以做出唐三彩等多姿多彩的花瓷和钧瓷 , 在北宋徽宗年间 , 由于当时的文化主导和发展 , 当地的钧瓷的生产制造 , 可以用出神入化的技艺来形容 , 更因此被列入了皇宫专用佳品 , 专向朝廷贡上各类各样的瓷器 。 迄今为止 , 在古镇上仍然有很多的手工作坊 , 在出产手工瓷器 。
由于少有人知神垕古镇的历史传承 , 以及钧瓷和这个古镇的关系 , 一直以来知道神垕古镇和来这里参观游览的了人数是并不多 。 至今为止 , 神垕古镇依然是一个还不收取门票的免费游览的地方 。

拥有千年历史文化 , 却游人稀少
进入古镇之后 , 关键的景区集中在老街一段 , 老街别名“七里丁字街”由东、南、西、北四座古寨来组成 , 建筑结构类型极具当地特色 , 包含寺庙、民居 , 以及星罗棋布的明朝清代古建筑 。 在这些带着时光特色的老街古建筑里 , 在夕阳下 , 光与影斑驳 , 呈现着一派古色古香幽静的午后小镇风情 。

作为钧瓷的发源地 , 在神垕古镇到处都是星罗密布的窑口 , 还供奉着当地极为尊崇的瑶神殿 , 全镇上的各家瑶神殿当中 , 伯灵翁庙是当地香火最为旺盛的一座庙 , 传说中始建于于明代正统年间 , 在清朝也曾经翻新修缮过多次 , 在伯林翁庙正殿内供奉着三尊诸神 , 正中间是土山大王 , 左侧供奉伯灵仙翁 , 右侧供奉司火女神 。
而这些都是当地做钧瓷的手工艺人极为奉信崇拜的神灵 , 为了能够烧出上好的瓷器 , 每月初一、十五、各种节日、信民会来虔诚的上香祈祷 , 由于多年以来的香火旺盛 , 寺庙门口的两只石狮 , 都因为长期的被信民香客的抚摸 , 变得如包浆一般光洁 , 温润有着岁月的光泽 , 似乎还在向来往的人们 , 阐述着当时钧瓷年代这里古镇上的热闹风光 。

对于喜欢民俗文化和瓷器的人来说 , 到了这里无异于进入了天堂 , 不愧是有着“瓷都之称”的称号的神垕古镇 , 进入这里 , 古镇随处可以看到到处堆满钧瓷的小商家 , 几乎每家每户的门口都会摆着一些自己烧制的陶器 , 即便不懂钧瓷文化艺术鉴赏的人 , 拿一件手工制成瓷器拿在手上 , 都会感受到不一样的温润 , 的确也值得带一两件小样回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