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当大家都喊“活下去”时,却不知道这个行业有多火( 二 )


广州和旅国际旅行社的负责人陈满爱这两年也高度关注精致露营产品 。 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在广东精致露营产品的需求量和增长速度超过了普通度假产品而且价格差异比较大客户群体以家庭亲子、小型团建为主 。 精致露营的客户群主要集中在25-45岁 。 其中35岁以上的基本上是亲子游客35岁以下的主要是讲究特色体验、追求高质量旅行的年轻游客 。
被带火的产业链
财富中国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合伙人、优势资本合伙人郑翔洲在公开场合曾表示2022年露营经济的市场容量预计达到350亿元 。
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极强的爆发力带来的不仅仅是露营地的火热还包括露营经济拉动下产品链和供应链的消费升级 。
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露营相关企业达6.87万家 。 近10年来我国露营相关企业注册量不断增加 。 其中2020年我国新增露营相关企业9989家同比增长149.29%;2021年我国新增2.22万家同比增长122.38% 。

(图片来源:企查查)
从数据上看露营相关企业的增速还在不断加快 。 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的露营相关企业达到1.53万家而现存露营装备相关企业3.57万家 。
根据中研普华日前发布的《2022中国野外露营帐篷市场规模与行业发展前景》报告国内某电商平台自2022年1月份以来户外帐篷成交额同比增长119%户外长椅成交额同比增长239% 。 其中大型帐篷、天幕、折叠桌椅等露营装备都有2倍以上的增长 。
此外露营也带动了无人机、咖啡壶、飞盘等相关产品的消费增长组合销售的“露营包”成为不少人的首选 。 “一个‘露营包’里有帐篷、一桌四椅、天幕、彩灯等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 。 ”江苏一家户外用品生产企业负责人说许多消费者还是露营“新手”千元左右的“入门款”最受他们欢迎 。
同时受露营消费的带动在小家电销量整体降温的情况下与露营紧密关联的便携式小家电迎来了逆势增长 。 今年“五一”期间便携式电风扇、小电锅等便携式小家电销量增长达2倍 。

(图源:竹马·伽萨甘主题营地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付磊早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若按中国有1.5亿人规模的常态露营人口来保守计算每人年均露营花费1000元市场规模可达每年1500亿元 。 他表示“ 这个直接消费通过上下游产业链拉动相关行业算上乘数效应中国的露营行业产值将达到万亿 。 ”
万亿的露营市场同样也吸引了资本的介入 。 2021年以来大热荒野、挪客、ABC Camping、嗨king野奢营地等定位各不相同的营地品牌都拿到了融资融资规模至少达百万级人民币挪客甚至拿到了钟鼎资本亿元人民币的融资 。
图片来源:新视界
未来网记者了解到在上述布局的品牌中大热荒野和嗨king野奢营地的商业模式较为典型 。 大热荒野是一家定位为户外生活方式的品牌公司其商业模式采取的是景区、酒店及大业主等合作分润通过合资方式快速规模化和标准化但其也提出不靠露营赚钱露营只是它的流量入口未来拓展的露营场景、娱乐互动、户外鞋服、露营装备售卖、多种户外运动等业务才是利润核心 。
相较而言嗨king野奢营地的商业模式为“自投营地+品牌营地+产业服务”即通过自营、合资和品牌加盟的方式实现规模化 。 它定位为微度假营地未来将拓展围炉夜话、篝火晚会、营地教育、狼人杀等增值服务 。
行业需更迭升级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露营经济虽然火热但仍处于发展初期随着大量玩家的涌入行业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不断的更迭升级 。
同策研究院分析师宋薛梅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首先是政策监管以及经营的合规性问题包括土地审批、运营的安全性、市场监管、行业规范等缺乏具体的标准 。 比如大部分营地都有过夜露营而过夜露营与民宿酒店相似属于特种行业需取得经营许可证办理‘六证一书一证’而大多数营地没有拿证 。 ”
同时宋薛梅表示露营旅游的群体主要是年轻人而年轻人对户外运动爱好是短暂的“比如之前的滑雪、骑行、路冲、飞盘一阵接一阵很快热度就没了 。 每个露营从业者都在担心这股旋风还能火多久 。 ”

(图源:竹马·伽萨甘主题营地供图)
对于露营经济的未来谢晓青向记者表示作为被疫情催热的产业露营旅行也存在工作日入住率低、缺乏产品和服务标准等痛点 。
因而想要长期留住消费者获得更高的复购率就得让年轻人知道露营的乐趣在哪里 。 宋薛梅指出露营的初衷绝不是消费的狂欢也不是装备党为了被认同而消费只有照片不等于体验没有内核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