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传统风干牛肉的做法 , 牛经过统一屠宰之后 , 牛肉进入冷库 。 需要生产时 , 将牛肉取出 , 再进行人工分割 , “我们用的都是牛后腿肉” , 所以还需要人工去筋膜 , 再切成条状 , 交给腌制师傅进行腌制 , 腌制之后进风干房 , 到7成或9成干度 , 再进行切块、切条、切短 , 预包装之后消毒杀菌 , 最后完成全包装 。 整个过程耗时耗力 , 光风干的时间有时候就需要接近2天 。
索朗江措做事细致 , 较真 , 每道工序都严格把关 。 自家的肉从牧区收购 , 再经过师傅腌制 , “每家师傅腌制的口味都不一样” , 属于不传之秘 。
只有等到师傅老去 , 或是有了徒弟 , 才会有传承 , 如果调味处理的不好 , “很容易会有肉腥味” , 所以每家的风干牛肉口味不尽相同 , 也是各家口碑的关键 。
销量的淡旺季跟着旅游的淡旺季 , 最忙的时候 , 工厂需要招收兼职才能应付生产 , “最多的时候有370人” 。 索朗江措开出的工资不低 , 一般的活 , 一个月少说能拿4000元 , 像切肉这样比较重的体力活 , “得需要男生 , 最多的时候每月收入能有1万元” 。 因着这份收入 , 周边的闲置劳动力和厂里的打工人 , 闲下来都会来牛肉厂打零工 , 这些年流动的兼职人群 , 来来去去超过2000人 。
线上新出路
随着索朗江措生意越做越大 , 一年收购的牛肉超过200吨 , 换算成整牛少说有4000头 , 而索朗江措只取牛后腿肉 , 这个数量则只增不减 。 一个中型牧民家庭 , “正常有100头牛” , 多数的小型牧民 , “最多二十几头” 。 张保计算过 , 索朗江措的生意 , 至少为400户上游牧民增加收入 。
就在索朗江措生意最好的时候 , 张保的内衣生意 , 因为无钢圈内衣的兴起 , 销量已经开始下滑 。 在内衣行业 , 有“一款吃三年”的说法 , 所以即便看到无钢圈内衣兴起 , 他也缺乏动力去更新款式 。 2017年 , 眼见销量从9000万下滑到2000万 , 张保索性卖掉店铺 , 回到老家安徽合肥 , “前几年因为忙 , 都没时间陪孩子” , 他一边填补这几年在孩子身边缺失的时光 , 一边寻找合适的项目 。
就在次年(2018年) , 索朗江措开设天猫旗舰店 , “臧家阿哥旗舰店” , 没成想当年就亏损200万 , 消费心智始终未能打开 , 直到直播和短视频时代开启 , 风干牛肉才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
2020年 , 旅游景区受疫情影响 , 生意变得极不稳定 , 原本的靠手艺吃饭 , 变成了看天吃饭 。 今年十一的九寨沟 , 仅有两百多个游客 , 每天卖场接待的游客甚至降至个位数 , 全年营收较去年缩水至少1/3 。
索朗江措急切想要打开线上市场 , 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张保 , 索朗江措看中他身上的电商经验 , 双方一拍即成了合伙人 。 重新整合线上资源 , 调整详情页、上直播 , 将SKU做精 , 推广、找达人种草 , 找头部主播带货 , “大主播每次能带个20万左右” 。 但张保的目的 , 并不是指望主播能带多少货 , 而是将臧家阿哥的名声打响 。
今年 , 臧家阿哥的线上生意扭亏为盈 , “今年的线上营收约1000万” 。 对于即将到来的天猫双11 , 张保找到“烈儿宝贝”和“香菇来了”合作 , 备货超过400万 , 预计直播6—10场 , 希望通过大主播和大促 , 吸引更多的新客 , “我们自己店铺也在做直播” , 承接好粉丝、顾客 , “在天猫上立好品牌” 。
推荐阅读
- 水库|广州增城山角水库露营,一个很少有人打扰的营地
- 广州市|实拍广州“海心桥”,珠江上第一座纯步行桥,只能步行,不能走车
- 广州市|在广州上下九旅游,逛完整一条街,都没看到几个人
- 广州市|如果不知道去哪,可以去广州旅游,这儿不会让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