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梦想的熊庆华 , 自从辍学回家后一心扑到了绘画上 。 平时当他不知画什么时 , 就会去乡间河边散步 , 边走边看周围的自然景色 , 以此来寻找绘画的素材和灵感 , 回家后再把所见所感画在画布上 。
可画画用的材料毕竟是消耗品 , 像纸张、颜料和画布一旦用完就要买新的来填充 , 这些都需要钱 。 而熊庆华即没上学 , 又不挣钱 , 只能向父亲索要 。
父亲看着别人家的孩子不是升学成功就是去打工挣钱 , 只有他家这个孩子每天忙着捣腾画画 , 相比起来太不务正业了 。
因此 , 熊庆华没少被父亲责骂 , 最后 , 他只能硬着头皮去河里抓些小鱼小虾到市场上售卖 , 以此来换点钱来购买绘画用的工具 。
不知不觉 , 村里头的少年们都长大成人 , 大家为了生计都奔赴到各大城市里寻找好的工作机会 。
但熊庆华却依然选择留在村里 , 久而久之 , 他成了村里头有名的留守青年 。 而他的初恋女友觉得熊庆华没什么前途 , 所以在订婚前夕决定与他分手 。
至此以后 , 同村的一些村民闲来无事就去熊家转转 , 八卦一下熊庆华这个初中辍学的人在忙什么画 。
有的人看了熊庆华的画后 , 连连摇头称完全看不懂是什么 , 有的人看了直接表示这些就是一堆鬼画符 , 根本不是给人看的 。
后来 , 熊庆华多了一个外号叫做“憨巴” , 这是当地人骂别人非常差劲的一种形容词 。
原来 , 熊庆华的画作风格不属于写实派 , 而是抽象立体派 , 在他的画作当中经常能看到牛马飞上天的场景 , 或者一群人踩着高跷漫游于宇宙当中的画面 。
这些夸张且抽象的画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国际知名画家——毕加索 , 而熊庆华特别着迷于毕加索绘画的风格和艺术特点 。
除此之外 , 他还喜欢俄国超现实主义画家夏加尔 。
在夏加尔的画作中拥有色彩和平面的交叠 , 赋予画面神秘的魔幻气息 , 这类型的画作让熊庆华深深地为之着迷 。
因此 , 由于熊庆华的个人偏好 , 他的画作展现的都是梦幻的、非理性的、夸张的表现形式 。
可村民们哪懂得什么是超现实主义 , 在他们眼里熊庆华就是在胡描乱画 , 导致后来村里头传出熊庆华是个“神经病”的流言蜚语 。
4
面对来自同村人的不理解 , 熊庆华深感郁闷 , 但这并没有动摇他成为画家的初衷 。
他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并把音乐的声音调到最大 , 拿着画笔沉浸在绘画创作的世界当中 。
就在大家都以为熊庆华就此抱着他的画孤独终老时 , 1998年一个名叫付爱娇的女人走进了他的世界 。
付爱娇看了熊庆华的画作后深深被眼前男人的才情所感动 , 她认为熊庆华是村里头最有才华的人 。
虽然不善言辞的熊庆华平日里只会埋头绘画 , 但在付爱娇面前他总会把他画作的意义表达得明明白白 。
两人一来二去产生了爱情 , 付爱娇作为一个温柔善良的女人并不在乎外界对熊庆华的负面评价 , 因为她从熊庆华的眼中看到了对理想充满真挚的热情 , 她相信这个男人未来一定有所成就 。
因此 , 他们顺利地进入了婚姻并在不久后生了一个可爱的儿子 。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 , 家里的开销越来越多 , 熊庆华平日里的绘画并没有给家庭带来什么收益 , 因此一家人的吃喝都靠着付爱娇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着 。
熊庆华家中窘迫的经济情况一下子就传到了村民们的耳朵里 , 因此熊庆华又多了一个标签——吃软饭的 。
客观的现实情况让熊庆华越来越自卑 , 所以当妻子提出跟他一起外出打工赚多点钱时 , 熊庆华终于点头答应跟着妻子一起去深圳打工 。
来到深圳 , 他们应聘到了一个工厂里成为了流水线的操作工 。
可才做了三天 , 熊庆华就崩溃了 , 他不知道自己做这些有什么意义 , 这样的流水线工作于他而言就是浪费生命 。
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画家 , 而不是流水线工人 。
熊庆华跟妻子坦白了自己的想法 , 希望继续完成自己的绘画梦 。 最终 , 心软的妻子同意了 , 两人踏上了回乡路 。
回到家中的熊庆华更加卖力地做自己的创作 , 他相信自己一直以来的努力不会付诸东流 , 他一定能成为一名画家 。
2006年 , 熊庆华听别人说深圳的大芬村是中国油画第一村 , 在那里只要懂绘画的人都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 熊庆华顿时感到喜出望外 , 终于找到了新的绘画之路 。
推荐阅读
- 因为28万彩礼,相恋6年男友另娶她人,女子躺在地上大哭
- 丛飞邢丹相继离世,5岁爱女成孤儿,16年了如今她过得怎样?
- 干细胞一周资讯(10.8-10.14)
- 56岁北漂大妈火了!白天扫厕所养活自己,深夜画画养活灵魂,历经婚姻坎坷的她决定重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