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山东骑行,高密( 五 )


现在市区几乎没有莫言的痕迹了 。
只有市政大楼前面有个广告牌上写着:莫言的家乡 。
别的地方 , 我没看到 。
我今天突然在想 , 我应该把莫言老师村的每一条胡同都走一遍 , 我真这么干了 , 连他们村的土地庙都让我找到了 , 这个土地庙需要翻两个岭过一个桥才可以 。
最让我出戏的是 , 村里竟然修了教堂 。
毕竟 , 莫言经常在书里写到这个教堂……
教堂修的不怎么专业 , 那十字架都露出钢筋来了 , 一看就仿佛是纸糊的 , 围墙上写着 , 要用社会主义价值观来指导宗教信仰 。
莫言老家 , 有没有教堂?
没有 。
过去农村 , 信基督的很少 , 一般是几个村选一家作为基督教礼拜点 , 没有“教堂” , 这是莫言老师出名后 , 高密市给建的一座教堂 。
真应了莫言老师书里的那句话:作家不会反映历史 , 而会创造时代 。
今天 , 我骑了大约20公里的农村路 , 超级烂 , 高密这边的农村要么是种玉米+出去打工 , 要么是全职搞蔬菜大棚 , 我看着这些地 , 我就在想 , 到底哪块地是莫言老师他娘捡麦穗挨巴掌的那块地?
返程时 , 我看到一座很宏伟的建筑 , 马上要完工了 , 颜色已经涂好了 , 哈佛红 , 跟我们曲阜师范大学的主体楼是一个色 , 现在大学基本都选这个颜色 。
我走近一看 , 莫言文学馆 。
我突然心疼起了莫言老师 , 他大概率是获奖后被绑架了 , 当地人跟他谈 , 意思是你给家乡带来了人气 , 咱搞个商业开发吧 , 把旅游做好 , 就等于你给家乡做贡献了?
实际上呢?
高密没有人 , 我今天从胶州一出来 , 就一个感觉 , 冷清 。
至于高密的东北乡?
马路可以随意穿来穿去 , 没有车 。
哪有人?
这么高大上的文学馆就不该建在这里 , 没有意义 , 最终一定会荒废 , 因为运营也需要成本 , 一天来个十个八个的游客 , 空调开不开?灯开不开?
要不要保安?
要不要讲解?
若是真的聪明 , 不要建在这里 。
选大学 , 例如北大清华 , 或者山大 , 建个文学馆 。
这才是“永垂不朽” 。
你看人家路遥 , 选了延安大学 。
莫言文学馆 , 这个建筑主题投资不小 , 要过亿吧?
我觉得莫言老师获奖后 , 可以偶尔回家看看 , 但是不要跟当地有任何合作 , 因为最终一地鸡毛会导致老百姓反水 , 骂你 。
一地鸡毛 , 基本是定论了 。
我今天走一圈的感觉就是 , 这里啥也不是 , 啥也没有 。
刘震云老家的房子也重新修了 , 修到一半 , 放弃了 , 也正好是遇到了小崔风波 , 他不愿意抛头露面了 , 我觉得是好事 , 比当地开发刘震云概念的旅游景点要强多了 。
去年 , 我去路遥老家 , 那边也规划了红高粱小镇一般的旅游项目 , 正在热火朝天的干着 , 我去的那天 , 就我一个游客 。
整个红高粱小镇最累的人是韩红 , 一直在唱《九儿》 。
反正 , 今天略失望 , 也许与天气不好有关 , 出师也不利 , 一出门先是掉了链子 , 然后扎了胎 , 好不容易修好了 , 一路顶风 , 反正是很累 , 路上读到了一个高密小习俗:在高密 , 腊月三十厅堂要供奉斧头 , 借“斧”“福”同音 , 意为“得福” 。 这把斧头是不外借的 , 如果谁来借斧头 , 会被视为莫大的侮辱 , 主人会立马翻脸 。
我求证了高密朋友 。
答复是:真的 , 一般会刻意用红纸包起来 。
高密电商做的不错 。
一是劳保用品 , 电商领域占了半壁江山 。
二是北欧家具 , 大家在网上买的北欧风的家具 , 多是产自高密 , 现在北欧风的家具便宜了 , 这玩意最初是在微博上火的 , 我家用的全是北欧风 , 我媳妇在微博上跟着大V买的 , 超级贵 , 后来高密朋友跟我讲:你们家这些家具 , 都是我们产的 。
层层加价 , 到我们手里 , 已经翻倍了 。
今天 , 我沿途不断的打标 , 看到有卖炉包的我记下地址 , 想骑完开车来吃 , 我骑完后又修了一下车子 , 到了12点半 , 我去找炉包 , 结果已经卖完了 , 只有蒸包了 。
我只知道胶东的馒头大 。
没想到蒸包也是巨无霸 。
一般人一顿也就是吃半个 , 我算是超级能吃的 , 吃了一个大的 , 俩小的 , 把老板娘惊讶坏了 , 我心想 , 也就是这里没有肯德基 , 否则我一顿能吃下全家桶 , 今天我去高密市区时 , 发现还有海底捞 。
不知道服务员是否如上海的那么热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