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淘宝?闲鱼!( 二 )


谌伟业掌舵时期 , 建立起具有社交属性的鱼塘 , 利用算法将具有相同兴趣的用户汇聚在相同的平台 , 借由良好的社区氛围增强用户信任度与粘性 。 2017年 , 他面向100个城市 , 投入10亿资源支持创意鱼塘 。
仅用一年时间 , 闲鱼用户数达到100多万 , 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 , 2019年闲鱼在闲置交易市场的渗透份额占比已经达到70.7% , 是第二名转转的三倍多 。
然而 , 带有社交属性、准入门槛低的鱼塘是把双刃剑 , 为闲鱼成为黑灰产的逍遥之地埋下了伏笔 。 此时的闲鱼通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词语搜索 , 就能获取各类违禁品 。
2019年 , 整个二手电商平台被集中约谈整改 , 同年 , 靳科接手闲鱼 。 上任伊始 , 他便下线了承载着闲鱼社交基因、被视为闲鱼核心功能的“鱼塘” , 取消线下业务 “闲鱼市集” , 弱化二手衣物业务……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 , 虽净化了闲鱼的风气 , 也让闲鱼大伤元气 。
彼时 , 正值闲鱼发展的高速时期 , 陈镭接替靳科以拯救山河日下的DAU 。 陈镭在职期间 , 闲鱼的业务从C2C转向到了C2X 。 X代表的是一种多元的闲置交易路径 , 由此 , 大量职业商家涌入 , 从根本上改变了闲鱼的生态 。
这也是为什么 , 如今买家抱怨在闲鱼越来越难买到正经的二手货 。 今年三月 , 在闲鱼任职14个月的陈镭离职 , 阿里副总裁刘博继任 。
如今 , 刘博以《闲鱼社区七天无理由退货规范》试图赢回用户口碑 , 可此时的闲鱼 , 已经彻底丧失了二手交易平台该有的模样 , 被人吐槽“即像小红书、又像拼多多、1688、还像淘宝 , 却唯独不像一个二手交易平台”, 还有用户直言:闲鱼约束职业卖家的做法似乎搞错方向 , 如果这样下去与淘宝还有什么区别?
尽管存在诸多问题 , 阿里集团内部依然没有降低闲鱼的战略地位 , 还将副总裁调任闲鱼 , 且逍遥子还在今年的季度会议上特别提到闲鱼 , 看起来对闲鱼寄予厚望 。
03 闲鱼终成假淘宝?
闲鱼 , 本取谐音“闲置的闲 , 有余的余” , 却被戏称“海鲜市场” , 这一称呼也暴露了用户对闲鱼的印象——鱼龙混杂 。 面对屡禁不止不止的平台乱象 , 一向以重拳打假为己任的阿里 , 却对闲鱼“格外宽容” 。
于阿里而言 , 闲鱼是一条“不得不养的鱼” 。 原因一 , 闲鱼是用户冲动消费后的接盘侠 。 每逢双十一、618大促之后 , 闲鱼上总能涌现大批挥泪甩货的卖家 , 对这些人来说 , 二手平台是最好的后悔药 。 随着电商行业迅猛发展 , 各大平台使出浑身解数掏空买家钱包 , 各式各样的造物节、眼花缭乱的直播带货等活动 , 很容易让人瞬间上头 。 而冲动消费后的产物 , 自然而然就需要闲鱼这样的二手电商接盘 。
第二 , 抖音快手电商冲击导致阿里大盘下滑 , 闲鱼肩负着为淘宝天猫引流的重任 。 很多人发现 , 现在随手点开一个闲鱼链接 , 很多都会跳转至天猫淘宝 , 明明是来淘二手货的 , 却有种被出卖的感觉 。 在阿里体系中 , 闲鱼充当着导流的角色 。 随着拼多多、京东的崛起 , 直播电商抖音的紧追直赶 , 不少卖家出逃淘宝 , 而闲鱼可以收回流落在外的流量与交易 。 这就是为什么 , 闲鱼离钱很近 , 离赚钱却很远的原因 。 在阿里 , 闲鱼可以不谈盈利 , 但不能不为淘宝输血 。
第三 , 卡位万亿二手闲置市场 , 阿里只有闲鱼这一员大将 。 眼下 , 阿里在试图寻找增量空间 , 又想一步降低对淘宝天猫的依赖 , 而二手闲置是最有望成为阿里新引擎的业务之一 。 根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21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大报告》 , 截至2021年12月 , 二手闲置交易类APP的MAU总规模为1.45亿 , 同比增长19.7% , 增长率为移动购物行业第一 。
循环经济和碳中和等政策的出台 , 更让二手闲置站上风口 。 数据显示 ,2021年国内的闲置经济已实现破万亿的市场规模 , 预计2025年 , 闲置高端消费品存量规模会达到接近4万亿 。
第四 , 闲鱼是阿里重要的资金周转池和数据流量池 。 闲鱼年度交易额曾破2000亿 , 移动月活用户也超1亿 , 如此量级的现金流和用户数据不仅能在阿里运营周转时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 也可根据闲鱼海量用户数据 , 更好地搭建运营体系 , 增加用户粘性 。
阿里与闲鱼彼此需要 , 又相互依存 , 即便闲鱼负面缠身 , 阿里依旧网开一 面 。 但对闲鱼来说 , 只得一人心是不够的 。
【假淘宝?闲鱼!】面对越来越多的职业卖家和屡禁不止的虚假信息 , 约束职业卖家 , 实行“七天无理由退货”治标不治本 , 只有找回“余”味 , 持续优化买家的消费体验 , 营造良好的买卖生态留住用户 , 闲鱼的闲置生意才能做得长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