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 , 为什么人一下子就能认出自己的孩子 , 但是鸟却不认识自己下的蛋 , 这是为什么呢?
可能是旁人看来许多婴儿都长得差不多 , 但在宝妈的眼中 , 是不是自己的孩子 , 一眼就能够看得出来 。 这种能力几乎是与生俱来的 , 不需要刻意去修炼 。
然而在自然界却存在一种现象 , 一些鸟类认不出自己的蛋 , 尽管在鸟巢里面一颗“外来”的蛋明显要比其他“亲生”的蛋个头大许多 , 但鸟妈妈依然将其视为己出 。 就算是后续孵化出来了 , 雏鸟明显不一样 , 也丝毫不疑 。
关于这种现象 , 其实在小学课文里面我们就学过 , “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讲的就是这种现象 。
小时候读时备受鼓舞 , 一个不被看好的丑小鸭 , 长大后最终逆袭成为白天鹅 。 长大后仔细想想 , 丑小鸭本就是一只天鹅 , 只不过蛋被下在鸭子的窝里 , 由鸭妈妈孵化 , 因此也被当成一只鸭子 。
自然界里许多鸟都会为“他人做嫁妆” , 比如大苇莺辛辛苦苦养大的后代可能是一只大杜鹃 , 猫头鹰带大的子女也可能是一只林鸳鸯 。
某些鸟类把自己的蛋下在其他鸟类巢穴中 , 由其他鸟类代为孵化并养育的特殊繁殖行为 , 就叫“巢寄生”行为 , 也叫“巢寄生”现象 。
在我们眼中 , 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 明明蛋与蛋之间的差异那么大 , 为何雌鸟却认不出来呢?
但是这种现象在自然界却很典型 , 也较为普遍 , 全世界存在“巢寄生”行为的鸟类 , 约占鸟类总数的1% , 大约有5个科80多种鸟类 。
“巢寄生”现象有多神奇呢?它甚至可以出现在一对明显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上 。 佛罗里达州的摄影师劳里·沃尔夫曾在自家院子里 , 看到了一只东部鸣角鸮抚养了一只林鸳鸯 。
东部鸣角鸮是一种猫头鹰 , 属肉食性鸟类;而林鸳鸯则是一种水鸟 , 算得上是一种野鸭 。
显然这只猫头鹰并没有意识到这只水鸟并不是自己的幼崽 , 直到最后水鸟翅膀长硬 , 跳入水中游走 , 这只猫头鹰还处于稀里糊涂的状态中 。
要说全世界里“巢寄生”技巧最高超的鸟类 , 还得是大杜鹃 。 在我国 , 大杜鹃是“三有”保护动物 , 分布范围很广 , 尤其是在南方地区 , 更为常见 , 因其叫声似“布谷、布谷” , 因此民间也称“布谷鸟” 。
【为什么人类轻而易举的就能认出自己的孩子,但是鸟为什么不认识自己的蛋呢?】大杜鹃能把蛋下在125种不同鸟类的巢穴中 , 堪称是“巢寄生”方面的天花板 。 在下蛋之前 , 它会仔细物色鸟巢 , 通常来说 , 一窝里面缺少一颗蛋的鸟巢 , 是最佳的“巢寄生” 。
为了能更好地迷惑被寄生的雌鸟 , 一些杜鹃甚至能产下跟宿主所下一样颜色的蛋 。
大苇莺是经常被大杜鹃当成“冤大头”的一种鸟类 , 不过与大杜鹃相比 , 大苇莺的身材要娇小许多 , 即便是成鸟 , 也不如大杜鹃幼崽般大 , 所以可想而知 , 大杜鹃下的蛋 , 要比大苇莺下的蛋大得多了 。
这么明显的破绽 , 大苇莺难道看不出来吗?事实上它还真看不出来 , 甚至还会因为自己的鸟巢里出现这么大一颗蛋而喜出望外 , 有点儿自己终于生出了一个“有出息”的孩子的那种感觉 。
其实不仅仅是大苇莺 , 许多被巢寄生的鸟类都无法分辨出哪些蛋不属于自己亲生的 。 在一些发展出了反巢寄生行为的鸟类里面 , 虽然也有一些针对巢寄生行为的防范策略 。
比如将鸟巢建在隐蔽处、下蛋之前赶走领地内有巢寄生行为的鸟类等等 , 但就是没有一种策略是从蛋本身出发的 , 只有一些被大杜鹃“整”怕了的鸟类 , 偶尔才会对杜鹃的蛋较为敏感 。
小鸟出大蛋 , 在我们看来是破绽百出的事情 , 为何这些鸟却不以为然?这可能跟它们的本能行为有关 。
荷兰生物学家尼科·廷贝亨曾针对“巢寄生”现象做过一个实验 , 实验的大致内容就是用一颗跟雌鸟差不多大的假蛋 , 放入鸟巢里面 , 尽管这颗蛋在一众蛋里面显得十分突兀 , 可雌鸟却没有发现任何的不对劲 , 依然尽力孵化 , 而且是优先照顾这颗假蛋 。
一窝正常的鸟蛋 , 虽然看起来差不多 , 但多多少少有些不同 , 其中的一些 , 可能会略大一点 。
推荐阅读
- 有“怪物”!俄罗斯池塘青蛙神秘异常变种,到底是什么原因?
- 岳母的打算:用女儿的彩礼为儿子买房,让女婿随礼8万
- 日本第一连环女杀手,交往几十名男友,诈骗近一亿并将其灭口
- 被称为“海陆空”的蝼蛄是害虫还是益虫?它有何弱点?
- 天鸟行空,鸟与眺望星空能有什么关系?其实超多!
- 咪咕进军元宇宙,入局容易落地难
- 西方神秘学科普:看完威卡教的这些事实真相,甚至你都会想要皈依
- 90年代的北京凶杀案:19岁少女被虐杀,凶手却仍在逍遥法外